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业兴旺 乡风文明 幸福梅湾赚了“面子”又挣“里子”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19-02-21

    四川农村日报记者 左杉
    干净的街道,整齐的农家小院,栩栩如生的墙体画,宽阔的健身广场,笑容灿烂的村民……这是2月14日,记者在丹棱县双桥镇梅湾村见到的情景。去年底,梅湾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万元。从过去名不见经传的落后村庄转变为如今远近闻名的全国文明村,这背后有着怎样的发展秘诀?

image.png

资料图:梅湾湖风景

    纠正乡风“歪现象”
    梅湾村以水果种植为主导产业。上世纪70年代,梅湾开始种植水果,经过40余年的发展,品种由最初的红橘、椪柑、橙子,发展到不知火、爱媛、清见、春见、脐橙、桃子等,2018年,水果种植面积达3000亩,年产1200万斤,产值6000万元,水果收入成为当地村民主要经济来源。随着品种不断更新升级,水果品质不断提升,梅湾水果知名度越来越高,村民的腰包也越来越鼓了。
    但是,伴随着经济一天比一天红火,另一件事情却令梅湾村党支部书记刘光武更头疼了。“梅湾村人的腰包鼓了,但村民文明意识还未跟上,红白喜事比阔气、讲排场等铺张浪费现象明显存在。”刘光武对记者说。
    村民韩雨婷也深有感触。“以前收礼金百八十块就可以了,后来关系稍微不错的攀升到五六百,有的甚至一两千,很多村民明显感到人情负担重。如果一年遇到几次红白喜事,光份子钱就会让一个家庭捉襟见肘。”
    垃圾乱倒、污水乱泼、柴草乱放,禽畜乱跑等现象也令刘光武忧心忡忡。为此,他想过很多招数治理,挨家挨户发放宣传资料,耐心宣传环境卫生工作,引导村民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村“两委”带头示范,从简办红白喜事抓起,倡议今后婚丧嫁娶礼金只收100元,让简办婚丧喜庆事宜成新风尚。
    要“面子”更要“里子”
    产业兴旺了,村民的钱包鼓了,底气更足了,但乡村振兴不仅要有 “面子”,更要有“里子”,这样的乡村才能成为人们向往之地。如何有效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2018年5月23日,在梅湾村村委会广场上,120名村民进行投票选举,成立了梅湾村乡风文明理事会,15位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能够为群众热心服务的老党员、老干部成为理事会成员。理事会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下设五个分会:红白理事分会、纠纷调解分会、环境监督分会、文艺宣传分会、志愿服务分会。这五个分会,基本上囊括了梅湾村比较“棘手”的乡村治理问题和人员队伍。
    对于喜欢讲排场的,乡风文明理事会就给划了一条杠,红白喜事标准都一样。大操大办之风停了,但村民们的“暴脾气”怎么改?乡风理事会纠纷调解分会又派上了用场,成立了“矛盾调解处”。“以前有矛盾拼的是谁的拳头硬,现在遇到纠纷,都会说一句,‘走,找韩大爷’。”理事会会长韩正华说,这一年来村里再也没有人吵嘴打架,邻里关系更加和谐。
    在理事会的感召下,很多村民自觉参与进来,对乱搭乱建、牛栏猪圈、简陋厕所、破旧土坯房予以拆除。一些事难免牵涉部分群众的自身利益,如规划修建乡村公路需要砍掉几棵村民的果树、占用几处路边开垦的小菜园等。为使建设顺利推进,理事会成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厌其烦地做群众工作,使得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工作顺利开展。在理事会成员的坚持和努力下,如今的梅湾村变美了,村组水泥路宽敞平坦,绿树掩映着一幢幢楼房,沟渠里流淌着清澈的溪水,村民生活在一个优美的环境里。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