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春节后 在粤务工川籍农民工面临选择——出去打工 还是留在家乡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19-02-14

    (四川农村日报记者 张立峰)今年1月27日,一辆载有1200多名川籍农民工的返乡专列从广州站出发,经过10余个小时的旅途,列车最终抵达成都东站,大家十分兴奋,终于可以回家过年了。
    在和家人吃过年夜饭后,一个问题随之而来:等今年年过完,是继续出去打工还是选择留在家乡?一些农民工陷入了沉思:出去打工机会多,工资高;但是留在家乡能更好照顾到家人。如何选择,让农民工犹豫不决。
    在春节结束之际和新一轮企业招工开始之时,记者采访了部分在粤务工的川籍农民工代表,了解了他们的人生规划和就业意愿。

image.png

秦佳(左)正在和车间工人交流

    回乡心切
    期待回乡就业成家期望回家享受天伦

    85后秦佳:再干一年,30岁要回家
    年龄:29岁 
    籍贯:南部县五灵乡就
    职公司:广东锦力电器有限公司 
    职务:自动化车间副主任
    秦佳是南充市南部县人,2012年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专科财务管理专业。毕业后,一心想到广东发展的他,进入了广东锦力公司自动化车间。时光如梭,一眨眼的工夫,今年已经是秦佳在锦力的第8个年头。
    秦佳在锦力公司学到了大量生产技术,在车间主任的指导下,他迅速成为车间骨干并被提拔为车间副主任,成了锦力公司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车间副主任。
    “不行,不行,还是要回去,再不回去,火锅都吃不得了。”面对记者的采访,秦佳立刻表达出了自己的意愿,那就是回四川。想回家并不代表广州不好,8年时间,秦佳已经把锦力公司所在的佛山市顺德区勒流镇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家。“有句话叫‘吃在广东,厨在顺德’,这里的人都很会做饭,我在这边至少长了十斤。”秦佳告诉记者,除了吃,顺德人也十分热情好客,让孤身在外的他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可残酷的现实摆在眼前,面对广州高昂的房价,秦佳迷茫了,他不确定这里是否能成为他的家。不仅如此,秦佳还告诉记者,他的父母已经退休,并且父亲身体不好,需要他来照顾。此外,还有个原因让秦佳回乡心切,如今已在外8年的他,早已成了父母的逼婚对象,经常电话“轰炸”,已经把秦佳催得晕头转向,“家里给介绍了几个对象,还没来得及见面,而且我还是想找个四川媳妇。”
    面对公司的高薪挽留,秦佳还是决定要走,“再干一年,明年合同到期就回家,而且我们南充现在发展得很好,工作机会多工资也不低,我打算回南充发展。”
    55后黄绍飞:不出门了,准备养老
    年龄:63岁 
    籍贯:盐亭县金鸡镇
    就职公司:广州市越秀区某品牌酒店 
    职务:停车场保安
    今年63岁的黄绍飞,是盐亭县金鸡镇殿庙村3组人。为了给自己挣点养老钱,三年前他只身一人赴广州打工。在包吃包住的情况下,黄绍飞每月工资5500元,年终还有奖金。三年多来,黄绍飞省吃俭用,已经给自己存了十万元钱。
    “我这岁数了,在盐亭可挣不到5000块,我出来就是为了挣钱。”黄绍飞告诉记者,保安这份工作很清闲,每日宿舍、停车场、员工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很规律。
    闲暇的时光带来的是无尽的思念。在外三年,黄绍飞从没有如此思念过老家盐亭。“每天都想,想家里的房子、家里的地,想金鸡镇场镇,想盐亭县城……”黄绍飞告诉记者,最让他思念的还是亲人,尤其是他上初中的孙女佳佳。在广州三年的时间,黄绍飞只见了佳佳一次面,那还是前年的春节。“我学会了用微信,我还建了一个‘黄氏家庭’的微信群,里面有我们一家9口人,每天都说话,可热闹了。”黄绍飞说。
    今年还出去吗?面对记者的提问,黄绍飞立马说了“不”字。“看回盐亭能不能找个工作,找不到的话就安心养老带孙女了。”黄绍飞说。

image.png

杨毅(左)和同事查看公司成品。

    故土难回
    在外安家回乡还早事业有成想再挣点
    80后杨毅:把家安在佛山,短期不回乡

    年龄:39岁 
    籍贯:南江县寨坡乡
    就职公司:广东东泰五金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职务:五金冲压车间主任
    在广州打工22年,南江县寨坡乡人杨毅早已把广东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家。从1997年起,杨毅就在广州打拼,其间认识不少朋友,大家互相照应,彼此成了最亲的人。“2008年,我在广州收获了爱情,有了自己的家庭,我感到很幸福。”杨毅告诉记者,随后他的孩子们相继出生,在佛山上学,一家人甜甜蜜蜜,再苦再累都不怕。为了更好地照顾家人,去年,杨毅把妻子也介绍到了东泰公司,两人成了公司的双职工。
    “广东的公司重视员工福利,重视员工生活,更重视员工的技能培训和晋升空间。”杨毅告诉记者,他在广州干过的每一个公司,都让他学到了不少专业技能。“比如我现在就职的东泰这家企业,是专业的五金制造商,专门为厨柜、卧室家具、浴室家具、整体定制衣柜家具、办公家具及地产商提供门铰链、喷粉滑轨、走珠滑轨、隐藏式滑轨等。公司在专利技术、制造力量、品质管理、品牌营销和销售渠道等方面有很大优势。”在东泰的日子,杨毅勤奋好学,努力工作,从原料分切,到零件冲压、成型、压铸、注塑、电镀、喷涂、装配,再到包装、出货,杨毅全部掌握,如今,他已经当上了五金冲压车间的主任,管理着300多名工人。
    如今的杨毅,买了房买了车,今年他还打算再买一辆SUV,准备拿来旅游用。何时回四川?面对记者的提问,杨毅觉得等他老了,他会带全家人回到四川老家。“最终还是要落叶归根。”杨毅说。
    70后王中明:正是职业上升期,今年不回家
    年龄:46岁 
    籍贯:营山县涌泉乡
    就职公司:惠州越发吊装公司 
    职务:项目经理
    搞吊车,一搞就是二十多年,这是营山县涌泉乡人王中明挚爱的事业。上世纪90年代,只有二十多岁的王中明来到惠州市,开始了他的打工生涯。从吊车维修工,到吊车司机,再到项目经理,王中明一步一个脚印,在惠州站稳了脚跟。
    “回乡发展?现在不太合适。”王中明告诉记者,二十多年了,他已经完全融入了惠州的生活,并且充分了解了惠州及周边地区的吊装市场,结交了一批圈内朋友。现在回四川,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资源就浪费了。“营山的吊装行情我完全不了解,现在回去没有资源,就很难搞起来。”王中明说。
    在外二十多年,王中明并没有把一家人带过来。如今,他的妻子和女儿还在营山老家,这也是最让他感到愧疚的。由于工作原因,王中明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项目上,即便把家人带来,也没有很好的生活环境。“孩子的生活费每月都寄,我每年过年也准时回家,平常一有假期也会回四川,争取多照顾孩子和老人。”王中明说。
    春节过完,手握成都至广州的火车票,王中明背起行囊,再次踏上去惠州的路途。至于何时回四川,王中明没少考虑过。“其实还是想回家,等再挣一笔钱就回去,到时打算自己做点事情。”王中明说。
    记者手记
    重点抓住年轻人 精准对接中年人

    春节大假结束,意味着一年一度的企业招工即将开始。近年来,媒体报道省内企业经常出现“用工荒”的现象,高薪招不到人,成了地方政府和企业苦恼的事情。不仅我省,全国各地也掀起“抢人大战”,可见人力资源的珍贵。
    吸引川籍农民工就近务工,既能让农民离土不离乡,更好照顾家人,又能为本地企业解决用人问题,创造利润,拉动县域经济增长。
    那么,如何吸引更多川籍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记者认为,政府应重点抓住90后及00后农民工群体,他们是新生力量,是持久力量,应重点为其提供足够的岗位和培训机会,给予完善的社保政策,在他们在外站稳脚跟之前,将他们吸引回来。而对于事业有成且已成家的在外中年人,政府应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精准记录每一个川籍农民工人才,再为其提供同样行业、同样领域、同样待遇的省内企业岗位,将其逐一吸引回乡。
    “抢人”并非一朝一夕,这需要稳定的政策和不懈的坚持。期望更多川籍农民工能够返回家乡,为家乡的发展出一份力,和沿海相比,家乡更需要你们。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