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灿红
羊肚菌家族迎来两位新成员。 2月28日,绵阳市游仙区新桥镇的羊肚菌种植基地里,一朵朵羊肚菌在绵绵春雨中破土而出。其中,两个羊肚菌新菌株鲜嫩肥厚,长势更为喜人,顺利通过专家田间鉴定,成为绵阳市首次成功通过省级鉴定的优质羊肚菌新菌株。
专家组观察羊肚菌菌株的田间表现。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当天,四川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组织省内同行专家,对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绵阳市经科菌业有限责任公司以及四川农业大学联合申请的羊肚菌菌株“绵六妹1号”和“绵七妹1号”认定品种进行田间现场鉴定。
在考察了出菇现场、听取了汇报后,专家组一致认为,两个羊肚菌菌株来源和选育过程清楚,遗传性状稳定,田间表现整齐一致,是不同于我省现有羊肚菌品种的新菌株,可以申请认定四川省羊肚菌新品种。其中,“绵六妹1号”经过现场采收、称重、产量计算等环节,按每亩450平方米计算,平均亩产达447.5公斤。
“绵六妹1号”和“绵七妹1号”的选育者之一、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高级农艺师张跃非介绍,这两个菌株来源于优质的野生六妹和七妹羊肚菌菌株,2020年由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食用菌研究所分别采集于江油市大康镇和绵阳市平武县江油关镇,经组织分离纯化、系统选育而成,2021年至2023年连续两个周期多点栽培试验长势良好。
据了解,绵阳市是羊肚菌人工栽培的发源地,规模化栽培羊肚菌开始于2010年绵阳市游仙区,从2010年游仙区100亩栽培面积逐步发展到绵阳全市,迅速带动发展到全川,延伸至全国各地。2010年至2023年,绵阳市共计栽培10万亩以上,产值30亿元以上。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任勇介绍,近年来,绵阳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立足绵阳及我省羊肚菌产业发展需要,积极加强羊肚菌耐寒、抗病、高产品种的选育。此次认定的“绵六妹1号”和“绵七妹1号”是绵阳市首次成功通过省级鉴定的优质羊肚菌新菌株,为新品种认定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快新育成羊肚菌品种的转化和应用,力争为绵阳及我省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
羊肚菌
羊肚菌的菌种怎么培育?
羊肚菌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其香味奇特,营养价值高,部分地区已经发展人工种植,现已栽培出有变红羊肚菌、梯棱羊肚菌、六妹羊肚菌、七妹羊肚菌与普通羊肚菌等品种。目前国内栽种的羊肚菌主要是梯棱羊肚菌,此外,六妹羊肚菌与七妹羊肚菌具备较大的开发潜力。那么,种植羊肚菌的菌种应如何培育呢?
菌种分离。菌种分离必须通过选取以及鉴定,在出菇实验后,才可以大量生产。菌种分离要在20℃条件下进行,在第四天的时候可以初生菌落,于无菌环境中挑出菌落尖端完成纯化培养以及扩大培养。
菌种制备。菌种主要包括母种、原种与栽培种。母种生长周期为7—14天,生产过程中会有一定损耗,合理栽植是16.5支/hm2。原种与栽培种是15厘米×28厘米营养袋,一袋600克。原种和栽培种的生长周期是20天左右,菌种长满后,可以放置在4℃的条件冷藏,时间不应当超过15天。
菌丝培养。菌种需要在相关单位购买,菌丝分布均匀,为淡黄色。栽培配方可以用木屑75% 、面筋20%、磷肥1%、石膏1%、腐殖质3%、蘑菇珍品1%。装料后进行高温灭菌,然后接种菌丝,然后在培养室中培养1个月。
温湿度管理。羊肚菌的菌丝适宜温度为18℃—22℃,孢子萌发的适温在18℃—22℃,子实体在温度10℃—20℃可以正常生长,最适宜温度为15℃—18℃。羊肚菌种植对湿度有要求,培养基含水量要在60%—65%,空气湿度在80%—90%为宜,羊肚菌的菌丝在生长时,土壤含水量一定要在50%左右,湿度可以稍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