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唐巍
2月22日,在绵阳市安州区塔水镇三泉村白水湖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现场,工人们正进行护坡锁块铺筑,各类工程车来回穿梭,机器轰鸣声交织,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为抓好工程质量,对项目建设质量、安全进度同步跟进,干渠泄洪渠现已完成 70%,联合堰已完成 75%,项目总进度达60%,预计11月底完工。竣工后,将大大改善秀水、塔水、雎水3个乡镇21个村的农田灌溉条件,实现该区域农田水利设施“从有到优”,粮油园区用水“从粗到精”提升。
这是安州区抓住农闲季节黄金时期,畅通农田灌溉“毛细血管”,为农田灌溉“通经活络”,为春耕生产打下坚实基础的一个缩影。
当下,安州区抓住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三年行动契机,全力以赴、强力推进各项重点水利建设项目,不断完善农田水利基本设施,为新的一年粮食增产夯实基础。
在水利工程建设上,安州严把财政预算关、工程招投标关、质量监理关、资金拨付关、工程验收关、审计决算关六道关口,确保把水利工程建成民心工程、安全工程、精品工程、效益工程。“通过按下水利建设‘快进键’,全区河道生态环境将得到显著优化,水资源利用效率将进一步提高。”安州区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万强表示,这不仅有利于农田灌溉,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还将提升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据了解,2023年12月以来,安州区第一时间吹响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集结号,整合现代化灌区、高标准农田等29个项目,共规划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投资15.6亿元,用于“清淤提效、岁修提质、建设提档、管养提升”四大工程,聚焦构建“沟通渠畅岸绿水美”的新时代农田水网,“真金白银”投入建设,持续推进乡村振兴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补齐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短板问题,确保农田灌溉“毛细血管”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