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恩阳脱贫路上不停步 争当建设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排头兵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19-01-16

    四川农村日报讯 周星宇 赵发坤 刘兰佳
    龙头食品的芦笋挂面、柳林镇海山村的中华鳖、玉金村的巴山土鸡蛋、文治街道青堡村的玫瑰酿酒、渔溪镇五岭村的川明参,安居村的鲫鱼、蔬菜……这些来自贫困山村的土特产品,如今都出现在巴中市恩阳区下八庙镇安居村“原乡有机农庄”的展示厅。
    “2015年安居村还是贫困村,在党委政府的帮扶和引导下,我们发展有机农业,集中打造了集产学研游一体的有机生产园区,全村不仅实现了脱贫摘帽,还走上了农旅融合发展的路子。2017年9月,由原乡农庄牵头,联合23家龙头企业和24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立了‘恩阳原乡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线上线下集中展示销售扶贫农产品,带动农户4855户,其中贫困户697户,实现增收5260万元。”原乡农庄财务负责人刘文家说。
    恩阳区在连续两年被评为 “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县”、顺利退出贫困县序列的基础上,坚持持续攻坚和巩固提升“双轮”驱动,实施24个扶贫专项和9个乡镇85个村的连片扶贫开发,22个贫困村顺利退出,5383名贫困人口达标脱贫。

恩阳区明阳镇高店子社区

    继续落实到户政策 确保精准脱贫再战再胜
    “区委书记经常到我家看望,与我们聊家常,给我们送棉被、米面,2018年中秋节还特地给我们带来了月饼,让我们安享晚年,我们的心里感觉暖暖的。”群乐镇新河社区69岁易地搬迁户陈桂芳说,“在这里生活更方便,庭院里可以种点小菜,生病时随时可以找村医,孩子们在外面打工也放心。”
    “2018年,恩阳计划退出的22个贫困村贫困发生率全部下降至3%以下,村村有集体经济收入,村民生活习惯改善,人居环境提升,脱贫攻坚形势喜人。”恩阳区扶贫移民局副局长刘必泉介绍,“成绩的取得,与领导干部的艰辛付出分不开,群众不拔掉穷根,脱贫攻坚不会停歇。”
    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压实责任。严格执行脱贫攻坚“双组长”负责制和党员干部“一岗双责”责任制,各级建立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脱贫攻坚工作责任制,健全区、乡、村三级脱贫攻坚组织体系,形成了上下贯通、责任到底、合力攻坚的责任落实体系。同时,出台《巴中市恩阳区关于对2018年度脱贫攻坚考核及相关工作的激励约束办法》,强化脱贫攻坚激励约束。
    持续加大对贫困地区投入力度。建立了“当年地方新增财力不低于50%用于脱贫攻坚”的投入保障机制,年初区本级已安排扶贫开发资金3398万元。全区整合涉农资金28449万元,主要用于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类6626万元、产业发展类9987万元、民生改善11236万元、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类600万元,确保整合涉农资金支持脱贫攻坚领域力度不减。建好贫困群众安全住房。全区易地扶贫搬迁累计实施8709户32184人,2018年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178户。
    查“缺”补“短”。按照“清单制+责任制”工作法,恩阳区对2018年22个拟退出贫困村、5383人拟脱贫对象全覆盖摸底排查“缺口”,建立“补短”扶持台账,制定“补短”方案,增添“补短”措施。由区委书记、区长和区委副书记带队,成立27个对标补短排查组,进行全覆盖摸底排查,全面查找脱贫攻坚存在的短板和薄弱环节,对标打表逐项攻坚,确保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达标。
    瞄准持续稳定增收 扶贫成果巩固提升
    “天良村是2017年退出村,通过长效产业与短期门路双管齐下,持续稳定增收。引进业主发展优质芦笋800多亩、柑橘600亩、油牡丹200亩,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园区务工等实现人均经济收入8000余元。2018年7月成功举办了恩阳区第二届芦笋节。大力发展‘三个一+1’的增收路子,‘三个一’就是充分利用产业发展补助,鼓励引导贫困户家家建设一个果园、一栋圈舍、一块菜地,让老百姓通过种蔬菜、水果和养殖牲畜等‘短平快’产业增加短期性收入;‘+1’就是利用种植养殖技术培训等帮助、引导贫困户家家找到一条致富门路。目前已发展庭院经济80余户,实现户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双胜镇副镇长程仁杰介绍。
    2018年,恩阳区持续巩固脱贫成果,进一步完善提升91个已退出村公共服务等功能设施,大力发展绿色产业,被国家环保部命名为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持续培育富民产业和集体经济发展,切实保障72177名已脱贫人口稳定脱贫不返贫。
    扶贫产业瞄准长效增收。2018年,围绕“优质粮油、品质果蔬、特色养殖”三大主导产业,以芦笋、莲藕、葡萄、巴山土猪等优势产业为重点,大力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战略,做大“恩阳产”、做强“恩阳造”、做旺“恩阳游”,建芦笋产业示范带4条,新建芦笋产业融合园1个,新植芦笋1.83万亩,荣获“中国芦笋之乡”称号,并连续三年荣获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区)。
    集体经济瞄准优质项目。2018年,恩阳区狠抓集体经济改革,制定了《巴中市恩阳区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实施方案》,完成119个贫困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2018年退出的22个贫困村,共盘活集体资产120宗,实现集体经济收入135115元,村集体经济经营性累计收入人均超过6元人民币。

恩阳区双胜镇天良村芦笋基地

    干部群众齐心 吹响集中总攻号角
    1月3日,观音井镇万寿村“两委”召集全体村民小组长、驻村工作队开工作会,安排部署2019年的脱贫攻坚工作。
    “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秸秆禁烧、五好家庭、周转资金……”会议上,万寿村7组组长、村监事会成员王大杰认真梳理了16点重要内容,并一一作了记录,准备回去后给村民们做好宣传。
    “会上还对2019年的3户计划脱贫户制定了脱贫计划,同时,抓住春节期间外出务工的村民陆续返乡的时机,做好新农保宣传,提高大家的参保意识。”万寿村“第一书记”周江说。
    脱贫攻坚,离不开扶贫干部倾情付出。2018年,恩阳区抓实驻村帮扶,择优选派驻村工作队,强化驻村帮扶管理,持续传导压力,确保不“歇脚松劲”,28名区级联系领导以上率下联系指导乡镇(街道),今年因期满轮换第一书记23名,选派驻村第一书记390名、贫困村农技员119名,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村一村一队全覆盖。《探索实践“四创四破”工作法全面推进驻村帮扶工作》《恩阳区成立老年干部协会助力挂包驻帮》《恩阳区推行“三个三”工作法激发驻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在全市推广。
    2018年,恩阳区制定出台了《巴中市恩阳区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方案》,为指导全区今后三年脱贫攻坚工作划定了时间表、明确了路线图、提供了总遵循,吹响了全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集中总攻号角。同时,根据今后三年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科学编制了《巴中市恩阳区2018—2020年脱贫攻坚项目库》,进一步强化项目支撑,强力推动三年行动目标任务落地见效。
    恩阳区将继续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不移实施“六大突破”、强化 “六个推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争创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县、工业强县、服务业强县、信息化强县、天府旅游名县,加快建成 “四新恩阳”,走出新城新业新路子,争当建设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排头兵。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