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洪瑜)11月2日上午,四川省2022年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以下简称“头雁”项目)总结暨2023年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启动仪式在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我省将启动2023年“头雁”项目,培育1100名乡村振兴“头雁”,数量和广东省并列全国第一。
据悉,目前四川有家庭承包户1779.6万户,种粮大户仅2.7万户、占0.15%,家庭农场仅 20.41 万户、占1.1%,经营耕地30亩以上的农户数仅23.9万户、占1.3%。农户承包地流转面积仅2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5.4%,与安徽(53%)、山东(46%)等农业大省还有不少差距。
2022年4月,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联合印发《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实施方案》,提出用5年时间培育一支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队伍,带动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雁阵”,夯实乡村产业振兴人才基础。四川制定了《四川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工作实施方案》,确保我省“头雁”项目高质量推进。
“2022年,我省高质量完成1000名‘头雁’培育任务。一年来,累计700余人获得政策性综合扶持,130余人认定为全省农村致富带头人,总的来看,‘头雁’项目五年行动开局顺利,产业振兴‘领头雁’的示范带头效果初步展现,达到了预期效果。”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一级巡视员卿足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