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刘燕 杜雨芸 特约通讯员 曾佐然
伴随着高粱、玉米、大豆、再生稻等农作物秋收工作的结束,新一轮秋播秋种也如火如荼地展开。10月19日,在泸县百和镇东岳村的东翼泸县现代农业园区内,村民们趁着秋雨停后土地湿润松软,抢抓油菜播种。
耕地机在刚收割了高粱、大豆的地里来回穿梭,将板结的土地翻松、平整。有的村民量好标尺,牵好线,有的村民拉着两轮油菜精量直播一体机,油菜种子随着轮子的旋转,定点播种。
泸县百和镇油菜直播现场。 特约通讯员 曾佐然 摄
“这段时间正是油菜播种、移栽的关键时期。这两天下了雨,土地淋透了,我们就赶紧把油菜籽撒下去。为了不误农时,节约人工成本,我们购置了油菜精量直播一体机,实行了直播。”重庆金粮源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泸县区域负责人周雨介绍,今年公司在泸县播种3000亩油菜。
为实现产油大县向产油强县转变,泸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推广为支撑,以实施项目为依托,以改善品质为重点,实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专业化服务、产业化经营,三产融合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确保食用植物油供给安全。
“今年,整合利用相关项目资金229万元,采购‘川油36’‘川油研33’‘米油121’‘天高油33’‘天府油668’等优质品种25.317吨,免费发放给全县种植经营主体和农户,力争带动全县种植油菜26万亩以上,产量5.2万吨以上,促进农民人均增收200元以上。”泸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与农药肥料股股长贺利业说。
在县委、县政府的统筹推动下,泸县农业农村局制定《泸县2023—2024年产油大县实施方案》,将油菜种植任务落实到各镇(街)、到村、到户、到地块,实行清单化管理、台账式推进,确保油菜种植任务落细落实。
泸县统筹产油大县、耕地轮作休耕试点等项目资金3425万元,科学编制高效特色产业带,规划建设26万亩油菜产业带,着力形成“一园两片四核”高质量示范引领格局,围绕G246、福清路、福瓦路、泸永高速等重要交通沿线和五星级现代粮油园区、东翼泸县现代农业园区、“巴蜀鱼米之乡”片区、海潮镇都市农业示范区等重点区域,集中连片建设产业带(环线),实现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带动。
以海潮镇都市农业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泸县投入项目资金1200万元,建设一批油料加工、仓储、物流配送等设施设备,建立完善的油料“种植、收购、储存、初加工、深加工产品销售、物流配送”产业发展体系,成立生产企业,实现产业延链发展;开展油菜农旅融合互动发展创新模式示范,打造以五星级现代粮油园区、东翼泸县现代农业园区、海潮镇都市农业示范区为核心的现代农业园区油菜花乡村旅游精品环线,结合旅游开发,适度发展彩色油菜花,开发油菜创意功能,举办油菜花节和乡村文化旅游节,推动农旅深度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