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敏
今年以来,四川各地各部门聚焦高质量发展,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前三季度成绩怎么样?10月19日,省政府新闻办在成都举行的2023年前三季度四川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进行报盘分析。前三季度我省经济持续快速恢复,经济增速从一季度落后全国,到上半年追平全国,再到三季度超过全国,向好态势持续巩固,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对于这份经济成绩单,如何认识和理解?距离年底收官已不到三个月,四川如何稳住增长态势、冲刺全年目标?省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曾俊林进行全面解读。
前三季度经济增速快于全国
为决胜全年目标打下好的基础
总体来看,曾俊林概括前三季度我省经济表现为:持续恢复、加快恢复,快于上半年、快于全国,更有活力、更有动力。
一季度全省经济增速为3.8%,到上半年回升至5.5%,前三季度四川经济增长6.5%。除了GDP增速外,今年以来,其它各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速也在持续而稳定地回升,比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一路走高,从4.3%,到 7.6%,再到前三季度的9.2%。
值得注意的是,多项指标增速在三季度创下年内新高,初步测算三季度当季全省经济增长8.5%、增速创今年乃至近年季度增速新高,体现了加快恢复态势。如,9月当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3%,增速创年内新高;1—8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8%,增速也创年内新高。
将观察经济的时间轴拉长、空间轴拉宽,更能清楚地看到四川经济持续回升、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与上半年比较来看,前三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明显快于上半年。除GDP增速较上半年回升1个百分点外,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较上半年回升2.5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速较上半年回升1.6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较上半年回升1.6个百分点。
此外,从活力来看,新增企业数量较多且贡献突出。前三季度全省新增规模以上法人单位同比增长24.2%、新建工业企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达41.8%。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假期,出行人次、旅游消费等火爆场景,也有力说明了经济活跃度在提升。
从动力来看,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增强,实体经济增势良好。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3%、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0.5个百分点;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限上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的餐饮收入、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49.7%、3.6%。
“前三季度的这些数据,既展现了四川经济动力积聚、活力积聚的形势,又反映了四川经济持续恢复、加快恢复的态势,更彰显了四川经济追赶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趋势。”曾俊林说,前三季度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也为决胜全年目标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四季度稳态势冲刺全年目标
着力提振信心扩大有效需求
全省经济在回稳向好的同时,还面临哪些风险挑战和困难短板?曾俊林分析,尽管前三季度全省经济持续快速恢复,但也要看到,在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复苏过程中,全省经济仍面临一些“堵点”,部分指标距离常态化增长还有一定差距,恢复基础仍需夯实。
曾俊林将这些“堵点”归纳为四个方面。具体而言,一是预期仍然偏弱。企业信心总体偏弱,全省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除2月、3月、9月略高于临界点,其余月份均处于荣枯线以下。
二是需求仍显不足。体现在工业品价格持续下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距离常态化增长还有较大差距,外部需求持续走弱。
三是质效仍需提升。农业生产利润空间压缩,化肥、种子等农资价格上涨,生猪价格低迷。居民增收放缓,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低于上半年0.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上年同期0.8个百分点。
四是分化仍旧明显。从行业看,与绿色低碳优势产业相关的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行业保持两位数增长,但农副食品加工、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等发展不及预期。
当前,距离岁末收官已不到三个月。曾俊林认为,要针对存在的问题短板,着力提振信心改善预期、着力扩大有效需求、着力提高发展质效,加强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