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林忠伟)金秋时节,在梓潼,1万多亩猕猴桃成熟上市。果园里,果香扑鼻,迎面而来。村民忙着采摘猕猴桃,享受丰收的喜悦。
做强基地村集体经济入股
“这70亩猕猴桃是通过与长卿镇长卿村合作,引入项目和资金,对原有的猕猴桃基地进行土壤、品种改良,效果非常不错,早已被订购一空。”近日,绵阳三合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说。
走进绵阳三合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猕猴桃产业园,远远就能看到长卿集体经济产业园的招牌,硕大的猕猴桃挂在枝条上。据介绍,这里采取“政府主管+公司实施+集体主体”合作模式,长卿村村集体经济占股70%,三合农业公司以技术及销售入股占股 30%。目前,产业园已经完成70亩猕猴桃基地改建。“园区分三期建设实施,一期挂果后,每年可获分红超过8万元,二、三期建成后,每年分红将超过25万元。”长卿村党总支书记周泉勇说。
资料图片
提升品质坚持种养循环
“这些是用中药渣和秸秆经过发酵后制成的生物有机肥,待猕猴桃采摘完后,就要施入土壤中,改变土壤pH值,将土壤由碱性变为微酸性,改良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种植出来的猕猴桃无公害,味道更甜,价格高,效益好。”长卿镇泉源家庭农场主白飞龙说。
梓潼县坚持猕猴桃种植“三不”理念,即“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不用激素药”,所有果品都可以溯源。按照种养循环发展思路,绵阳三合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建起大型生猪养殖场11栋,年出栏生猪3万余头。通过采用“适度规模经果园+适度规模养殖场+沼气+沼液灌溉”的内循环模式,让猪粪通过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液通过喷灌系统灌溉猕猴桃树,沼渣做有机肥当做猕猴桃树施的底肥。用中药渣和秸秆发酵,制成生物有机肥。在猕猴桃种植园内大量种植黄竹草,然后还草于地,改良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提升果品品质。
拓宽渠道打造品牌依托电商
“这里猕猴桃特别大,果香特别浓郁,吃起来口感特别香甜。每年猕猴桃成熟的时候都会过来采摘,送给亲朋好友啊。”游客李华说。
梓潼县采取“统一种苗、统一技术、统一施肥、统一销售,分户种植”的“四统一分”模式扩大种植面积,抱团发展,形成规模效应,保证猕猴桃品质。绵阳三合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成功注册“异珍源”猕猴桃,取得绿色食品认证和有机食品认证。挂牌为“西南科技大学教学科研基地”“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川东北生态猕猴桃栽培技术研发中心”。“异珍源”猕猴桃成功通过电商平台和直销,走进国内“北、上、广、深”等大中城市的商场、超市。目前,“异珍源”猕猴桃已经被列入“文昌贡”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