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种水稻,如何高质高效? 邛崃这场田间观摩会讲“优质节本增效经”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3-09-06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 记者 徐灿红 文/图
  成都平原上,水稻生产技术正快速迭代。从育种、育插秧、植保、收割到烘干……水稻生产全过程,被不断细分。人海战术尘封历史,全自动育秧机、高负载无人植保机、无人驾驶插秧机等智能化农机和基肥全耕层混施、宽窄行机插、稻鸭共作等配套技术不断推陈出新,水稻单产和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8月的成都平原,水稻源源不断地从阳光和土壤中汲取能量,输送到稻穗,称之为灌浆,经历灌浆过程,稻穗由青转黄,稻田里散发出特有的稻香。
  8月30日,成都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联合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下简称“省农科院作物所”)在邛崃市临邛片区十万亩粮油产业园,召开了稻田高质高效生产新技术观摩培训会,近60位规模种植大户参加。看科研人员如何以科技赋能,充分挖掘这片平原沃土的潜能,为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注入科技力量。

未命名-1.jpg

观摩团成员在田间观察水稻长势。

节本经:减少化肥、农药投入
  “一亩水稻,从育秧到收获,投入超过800元,这还不算地租、收割费、烘干费等。”现场观摩的一位种粮大户感慨道,种稻成本居高不下。
  在省农科院作物所水稻专家、副研究员朱从桦看来,科学节省成本,路径有很多。通过科学统筹,减少化肥、农药等农资投入等方式,都可以实现节本目的。
  “稻麦轮作模式下,水稻平均产量达到 680 公斤没有?”朱从桦向参加观摩会的种粮大户发问,在场大户纷纷面露难色。朱从桦接着解释道,麦茬稻全生育期亩均施用40—45公斤复合肥和10公斤尿素,最优栽培模式管理下稻谷单产应不低于680公斤,但实际生产中产量往往达不到这一标准,这就需要进一步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过量施用化肥带来的面源污染。
  “通过麦茬稻基肥全耕层混施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朱从桦讲道,这项技术的优势在于实现头季作物秸秆全量翻埋还田、提高基肥利用率、节约耕整地环节耗水量,就是前茬收获后干旋整地,再灌水泡田,待田面“花花水(地表有零星的浅水区域)”时精准撒施底肥,紧接着打浆平整地作业。
  “看起来多了一个打浆平整环节,增加作业成本,但实际上这样做可以减少化肥用量,提高秧苗栽插质量。”朱从桦说,先淹水后施肥的好处是减少基肥渗漏损失,提高化肥利用率。“打浆环节既能实现秸秆翻埋,又能消除田表福寿螺。另外,机插秧稻田采用‘插封同步’和茎叶除草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减少除草剂用量,除草成本降低30%左右。”

未命名-1.jpg

朱从桦下到田里,向观摩人员展示了宽窄行模式下水稻的田间实际生长情况。

增效经:合理密植、优化肥水
  在邛崃市临邛片区十万亩粮油产业园的稻麦大面积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片,数百亩水稻稻穗饱满,长势喜人,种粮大户纷纷下田探究其中的高产玄机。
  “关键在合理密植和优化肥水管理。”朱从桦指着背后的一片水稻说,合理密植途径有两种,一是等行距缩短栽插株距,二是宽窄行机插增密。传统等行距合理增密机插秧达1.23万穴/亩(行距30厘米,株距18厘米),采用宽窄行增密机插达1.27万穴/亩(宽行36厘米,窄行14厘米)。
  据了解,水稻宽窄行机插技术利用作物边际优势和高光效增产原理,将栽培方式与栽培技术定量,实行水稻宽行距与窄行距间隔栽培模式。
  “即使栽培密度接近,宽窄行机插稻谷产量也有明显的增产优势,较传统等行距机插增产3至5个百分点。”朱从桦介绍,宽窄行模式下可以有效增加田间通风透气性,提高光能利用率,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边际增产效应。朱从桦转身走向田间,拨开几丛水稻,向观摩人员展示了宽窄行模式下水稻的田间实际生长情况,只见宽一行、窄一行、稻株十分健壮。“随着宽窄行插秧机的示范推广,这项水稻宽窄行机插技术从中试示范田走向更广阔的大田,有了现实基础。”
  通过对稻田秸秆资源化利用增效机理研究,朱从桦发现了秸秆全量粉碎还田模式、秸秆炭化还田模式、秸秆过腹还田模式、智流膜堆肥还田模式等不同模式下的增效逻辑。“比如秸秆过腹还田模式中,稻谷机收后秸秆可以作为黄储饲料,亩增收60元至80元。”

优质经:打造高食味值大米
  在优质稻米产业化示范片,烈日下,一阵特殊的水稻清香扑鼻而来。
  “这块田主要用于打造优质稻米,选取了‘ 川优6203’‘野香优莉丝’‘品香优9466’等食味性高的品种。”朱从桦介绍,高产和优质是水稻永恒的发展主题。
  据悉,该示范片采用有机培肥、机械化除草、虫情智能化测报、病虫生物防控等技术,结合稻米可溯源体系的建设,开展优质稻米产业化生产技术的集成和示范,为当地优质稻米品牌米源基地的打造提供技术支撑。
  “稻鸭模式下,水稻田长期处于淹灌状态,可以降低稻谷中镉含量。”朱从桦说,淹深水替代晒田,也能起到减少水稻无效分蘖的作用。
  “生产技术日新月异,不能在家里闭门造车,要多出来走走看看,学习专家和同行们最新的技术,把科技作为提升产量的支撑。”在观摩会的最后,成都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阎洪向种粮大户表达了期望,他表示,接下来还要多组织观摩会,让最新的技术成果更快、更大规模地落地。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