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顾绮 李洋 文/图
初秋的游仙,处处呈现丰收景象。近日,绵阳市游仙区新桥镇金耳菌种植基地试种的第一批金耳菌喜获丰收,迎来采摘期。一朵朵金灿灿的金耳菌,成了群众致富的“金菇菇”。
在游仙区新桥镇金耳菌种植基地,记者看到,一排排菌棒整齐陈列在菌菇种植架上,白色的菌棒上绽放出金灿灿的金耳菌,淡淡的菌香扑面而来,朵朵金耳菌圆润饱满,形态煞是喜人。工人们正熟练地采收、挑拣,忙得不亦乐乎,不一会儿篮子便布满了金灿灿的金耳菌。
工人在采收金耳菌。
“大家采摘金耳菌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不要破坏菌棒上面的菌丝……”新桥镇金耳菌种植基地负责人贾孝全正在给采摘工人讲解注意事项。
金耳菌气味清香、食味鲜美,是一种食、药兼用菌,素有“菌中燕窝”之美誉。金耳菌的培育要经过制作菌包、灭菌、接种、发菌等多个环节,金耳菌的出菇对环境要求极高,需要严格把控出菇房的温度、湿度、氧气以及光照。
“我们通过加密出菇房外遮阳网,棚内布置保温棉,以及安置风机和水帘等方式来达到降温和保湿的效果,同时风机还可以促进棚内的空气流通。我们把金耳菌出菇环境的温度控制在20℃—30℃,湿度保持在85%以上,这样才能种出高品质的金耳菌。”贾孝全说。
除此之外,金耳菌在出菇过程中需要避免太阳直射和过度遮阴,为此,种植基地采用了灯带进行补光,让金耳菌更好出菇的同时也能呈现出漂亮的色泽。从菌包制作到培育养殖、采摘冷藏再到烘干,新桥镇金耳菌种植基地的菌菇种植实现了工厂化、智能化。
贾孝全告诉记者,“金耳菌种植周期短、产量高,目前基地种植还处于试点阶段,但从近期的采收情况来看,收益还是非常不错的,是名副其实的‘金疙瘩’。”
据了解,新桥镇金耳菌种植基地这一季的金耳菌每天能采摘3000斤,采摘期持续近一个月,产量将达8万斤,收益能达100余万元。
金耳菌极为娇嫩,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细心呵护,而且产量较高,因此需要大量劳动力,这也为周边的村民提供了就地就近就业的机会。
据了解,金耳菌种植基地日常务工人员约有20余名,采摘高峰期有30余名,务工人员每年可增收2万至3万元。“我原来在外地上班,离家比较远,家里最近这两年有小孩需要照顾,我就回来了,刚好村上这边有个金耳菌基地,在这边打工,工作比较轻松,收入也比较高,一年有两万多,一方面能够增加我的收入,另一方面又可以顾及家庭,两全其美。”种植基地员工赵小琼说。
下一步,新桥镇金耳菌种植基地还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改善种植方式,通过标准金耳菌开孔的大小以及在袋料栽培中增加液体接种量,让它出耳量更大、单体更重,辐射带动更多农户发展种植金耳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