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绿肥—稻秸联合还田技术可加大示范推广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3-08-25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金泉
  一项首次在四川丘陵单季稻区创建的绿肥—稻秸联合还田技术模式不仅节肥减排,还能带来水稻示范稻田724.8 公斤/亩的高产。8月23日,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聘请的专家组在田间评价之后建议,将此项技术在长江上游水稻产区加大示范与推广。
  当天一早,专家组一行走进南充市顺庆区芦溪镇、芦溪镇此项技术的示范区,专家组一行纷纷对这里水稻的长势称赞连连。专家组成员、西南大学教授石孝均说:“你们看,这片‘绿肥+稻草还田+减氮40%’示范区,穗子较大、落黄均匀,目测估计就能达到650—700公斤/亩。”
  据了解,长期以来,四川水稻过度依赖化肥,过量的化学氮肥致使农田氮肥利用率低下、环境污染加重,导致生产成本增加、稻米品质下降。因此,急需优化水稻的肥水管理技术,减少肥料投入,提高养分利用效率,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2017年以来,南充市农科院依托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围绕四川稻田绿肥与秸秆及联合还田的效应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做法为:在绿肥季,采用“山黧豆+黑麦草”混播;在水稻季,秸秆全量还田。研究成果表明,绿肥—稻秸联合还田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及稻田土壤质量,减少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甲烷排放,减少稻田水体氮磷流失。目前,该技术已在南充市、广安市建立核心样板示范区1000亩,辐射应用面积1万余亩。
  最终,专家组通过现场考察并充分讨论,对“绿肥—稻秸联合还田节肥减排与养分流失控制技术”达成共识:一是此项技术是首次在四川丘陵单季稻区创建,其最佳配置模式为山黧豆、黑麦草混播。这样,水稻生产可节氮20%—40%。二是经过在南充市顺庆区李家镇示范区现场实收测产,绿肥—稻秸联合还田下减氮30%的示范区水稻产量724.8公斤/亩,比常规种植区增产10.3%。二氧化碳排放减少7.2%、一氧化二氮排放降低17.5%、总氮流失减少 13.3%,总磷流失减少33.4%。三是示范区土壤质量及结构明显改善,水稻品质显著提升,节约化肥成本30—40元/亩,增产50—70公斤/亩,新增产值135—189元/亩,新增效益165—229元/亩,生态效益显著。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