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邓思怡 冯晓刚)雨城,这块改革开放的“试验田”,雨城人民解放思想,勇于改革创新,从1979年3月开始的新和乡、严桥镇联产承包责任制试点到全面推广,又到碧峰峡开发模式,再到党代会常任制试点……雨城区经历由县到市(县级)到区,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和丰硕成果。
雨城区多营镇中国藏茶城
成雅高速、雅乐高速、雅西高速、雅康高速、成雅铁路相继建成通车,雨城已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交通枢纽,全区公路里程达1200公里,公路网密度达每平方公里1.1公里,等级公路率达91%,完成了乡、村公路的全硬化。全区115万亩林地,森林覆盖率达71.6%,出境断面水质常年稳定在三类以上,达标率100%。全区茶叶30万亩,竹林30万亩,构成了雨城发展的主要产业。雨城猕猴桃、雅鱼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脱贫攻坚成果显著,到2018年全区共38个贫困村和11210名贫困人口全部退出。城乡居民安全饮水达标率100%。到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万元,教育、科技、卫生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党的建设全面加强,依法治区、网格化服务、阳光村(居)务微权清单、一核三治一化等社会管理模式有序推进。
40年的改革开放,40年的砥砺奋进,雨城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发展成就。
而今,站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雨城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开放合作,为增进人民的福祉再创辉煌!
“碧峰峡模式”带动生态文化旅游快速发展
1998年1月,雅安市人民政府(县级)与成都万贯置业集团公司正式签订 《关于联合开发碧峰峡景区的协议》,实行国家出资源,企业出资金,由企业负责景区开发经营管理的模式,开启了中国旅游资源开发的新篇章,被誉为 “碧峰峡模式”。2001年10月,碧峰峡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2003年,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落户碧峰峡。2015年12月,东方园林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与雅安市雨城区人民政府、雅安万贯碧峰峡旅游公司签订战略投资协议,为碧峰峡景区上档升级注入了活力。目前,东方碧峰峡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已通过省检验收。
姚桥商圈党群服务中心
开展“三治一化”构建“双强型”党建组织体系
雅安市雨城区持续深化基层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全面构建 “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坚持居民自治、区域共治、厉行法治和以德化人”为主要内容的“一核三治一化”新型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实现党建引领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构建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双强型”党建组织体系。
规范“微权力” 提升群众获得感
雨城区着力把基层 “微权力”的规范运行作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提高村级民主自治能力和依法治村的重要途径,坚持标本兼治、源头防范,全面推行“阳光村务”微权清单五十条和“阳光居务”微权清单三十三条,将基层事务管理服务“清单化”、基层组织行权“流程化”、群众议事办事“明白化”,让村务在阳光下运行,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雨城区“阳光村(居)务”微权清单制度实施以来,碧峰峡镇实践“阳光村(居)务”微权清单“五议决策法”和“阳光村(居)务”微权清单制度箍紧基层“小微权力”等受到好评。
发力“放管服”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一是突出“一窗”进出。实施“综合受理、集中审批”改革,推行群众办事 “最多跑一次”,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置一窗受理综合服务窗口,实现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审批。截至目前已有396项服务事项纳入“最多跑一次”目录清单,已办理“最多跑一次”事项8.9万余件。二是规范权力清单。动态调整权力清单,取消行政许可事项6项、承接下放行政许可事项100项,取消全部非行政许可事项,对所有权力事项实行清单管理,做到“清单之外无权力”。三是推行“一小时办结”服务。建立“一小时办结”服务区,将临时身份证、边境通行证、林木采伐许可证、木材运输许可证、老年优待证等181项纳入“一小时办结”目录清单,截至目前已办理“一小时办结”事项4.1万余件。
周公山温泉
分离“管办评” 推进教育现代化
在统筹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同时,雨城区积极谋划和推动具有雨城特色的改革举措,在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推进教育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亮点纷呈。
雨城区按照决策、执行、监督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原则,全面落实教育 “管办评”分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理顺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关系,构建起政府“管”、学校“办”、社会“评”教育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政府依法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社会各界依法参与和监督的教育公共治理新格局,促进了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通过多种渠道听民意、解民忧,邀请社会各界参与教育评价与管理,更大程度地争取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的理解、支持与认同。
运用“多元大调解”人民调解进驻派出所
调解作为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雨城区紧跟改革创新步伐,深入领会把握中央、省、市关于创新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的安排部署,及时找准上级精神和雨城实际结合点,以创建全区人民调解与治安调解联动衔接工作机制为突破口,积极探索以人民调解进驻派出所为主,运用人民调解、治安调解,法律援助、司法援助为辅的“多元大调解”工作模式,有效整合调解资源,共同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人民调解与治安调解联动衔接工作机制从探索、试点、推广逐步运行的情况下,雨城区公安治安纠纷调解工作成效显著,调解成功率提高20个百分点,实现了驻所调委会调解质量、调解成功率和派出所群众满意率、辖区民转刑案件“三提升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