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都
“现在正是‘仁寿果——曹家六月雪’梨上市的季节,欢迎全国各地的朋友们到‘天府曹家·百年梨乡’来尝梨果、品梨宴、吃梨膏……”7月9日,在眉山市仁寿县曹家镇的梨园里,曹家镇党委书记黄小芮和仁寿千农禾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凯,带领几位种梨专业户,开启了一场以“仁寿果——曹家六月雪”梨大丰收为主题的网络直播销售造势活动。
一颗梨,带活一个产业。在互联网营销和直播带货兴起的浪潮中,当地借助“云快车”,积极融入“仁寿果”区域公用品牌的建设中,进一步提升“六月雪”梨的品牌力。
黄小芮在为“六月雪”梨直播推介作准备。仁寿县委宣传部供图
党建+电销拓宽曹家梨销售渠道
眼下,曹家镇万亩梨园鲜梨挂满枝头。“这几天正是曹家‘六月雪’梨销售旺季,曹家镇每天通过电商渠道卖梨1000多件。”陈凯介绍,今年的曹家“六月雪”梨有30%通过电商销售,每斤售价比去年高了五六角钱。
为了让“六月雪”梨卖上好价钱,从2019年开始,每到6月底7月初曹家“六月雪”梨集中上市的季节,黄小芮都会带领乡亲们开展直播推介。她介绍,曹家镇以“党总支+联合社+农户”的方式,将位于市级现代梨产业园区内的梨树社区、东联村、水星村的村党总支书记组成“梨书记”阵营,通过开展直播推介,拓宽销售渠道,增加梨农收入。
探索不止于此。为改变传统的单家独户售卖方式,依托合作社与党支部联建,当地还成立5个功能型党支部助力梨产业发展。黄小芮介绍,通过组织联建,以“电商+微商+实体销售”的模式销售曹家梨及曹家梨膏,线上开淘宝店、上京东,线下与翼支付平台、盒马鲜生、成都伊藤洋华堂、高速公路收费站以及旅行团合作,形成“线上推广、线下铺市”的战略格局,塑造了曹家“六月雪”梨的品牌价值,产品销售供不应求,高峰时曹家“六月雪”梨单价达19.8元/斤。
每位村民都是曹家梨的品牌宣传人。当地积极组织志愿者开展全民电商培训,让在外务工的村民通过微信朋友圈等方式卖梨,线上线下齐销售,让梨子销售“多点开花”。目前,通过电商发往全国各地的梨子,每件5公斤能卖到80元以上。同时,村民和村集体经济也形成了紧密的“ 经济利益共同体”——电商代办点每销售一件梨,提留1元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
曹家“六月雪”梨。杨都 摄
历史+旅游全产业链提升品牌力
在曹家镇水星村“六月雪”梨标准化基地内,一辆辆冷藏车、大货车、农用车和三轮车排起长队,与此同时,曹家镇东联村村委会的“电商服务代办点”热闹非凡。“每年都要在4月份开始下订单,下单晚的恐怕抢不到手了。”正在现场协调的曹家镇副镇长袁海杰说。
曹家镇种梨历史悠久,据《仁寿县志》记载,明末清初时曹家镇就开始规模种梨,是远近闻名的百年梨乡。在3 万多亩的梨树林里,至今存活着7万余株100年以上的梨树,其中,400年以上的老梨树1700余株。袁海杰介绍,曹家镇现有富锗“六月雪”梨、富锗黄金雪梨、富锗龙眼贡梨、富锗金花梨等早中晚熟品种30余个。每年6月到9月是梨集中上市的季节,年产量约9000万斤,产值达2.4亿元。近年来,“曹家梨”还先后被农业农村部、国家质检总局授予“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国家绿色食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
依托好品质,曹家镇积极拓展产业链条。“为解决梨贮存保鲜问题,通过冷链贮藏,实现全年销售无空档的目标,去年我们争取到涉农项目建设了400吨冻库。”黄小芮介绍,为更好地丰富曹家梨深加工产品,今年又争取到涉农项目80万元建设梨膏棒棒糖生产线。同时,通过文旅项目建设梨研学基地,拉长产业链条。
仁寿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做好品质和做好服务的基础上,该局将提供最大力度的政策支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最大的诚意欢迎社会各界加入到“仁寿果”的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中,不断提升“仁寿果”的品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