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刘玉明 文/图
三台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产油大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油料总产连续7年位列全省第一,生猪出栏连续4年位列全省第一,粮食总产连续4年位列全省第三。
建平镇四季村现代农业产业园。
近年来,三台县坚持“培强主体、扩面增产、减损降耗、全链融合、提质增效”保粮油稳定安全供给工作思路,紧扣“粮袋子”、盯紧“油瓶子”,狠抓播面和高效生产,优化产业布局、推广适用技术、培育新型主体,实现油菜、水稻播面突破68万亩、39万亩,稻油轮作达35万亩以上。
为守牢耕地保护红线,该县始终坚持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以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为着力点,出台《三台县耕地撂荒整治十条硬措施》,分类梳理撂荒原因对症施治,实现县域1.99万亩撂荒耕地全部清零。同时,充分利用冬闲田、复垦旧宅基地、严格管控类耕地扩种油料作物,扩种油菜1.7万亩、花生0.6万亩;推进“以粮为主、粮经统筹”试点,利用13万亩经果林、6万亩麦冬地发展“粮菜”“粮果”“粮药”等粮经复合种植,累计增加粮油播种面积16万亩。
种养循环示范基地(明兴农业柑橘基地)。
耕地质量是提升单产的基础,该县大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仅在2021—2022 年新建高标准农田8.51万亩,总量达到96.86万亩。2023年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8万亩,全县高标准农田占比达到69.2%;推广应用绿色种养循环等耕地质量提升技术,全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6%以上、科学施肥技术普及率达到95%以上,实现化肥农药“双减”,有效提升油料作物单产水平。
坚持“社会服务”,促进了粮食生产能力提升,该县装备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各类机具13.7万余台套、农机总动力73.8万千瓦,其中国家级农机专业合作社2个、省级农机专业合作社6个、省级粮油产业化联合体1个。探索“壮大自身+外来协作”作业模式,水稻、玉米机收率分别达 99%、20%,水稻、玉米籽粒、玉米果穗机收平均损失率分别低至1.66%、2.04%、2.78%,水稻、玉米机收损失分别降低3828吨、1326吨。同时,建立县级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5个,新建“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10个、18亩台沃智能化集中育苗(秧)厂1个、无人机手培训学校1所。
“全链发展”是提升粮食生产比较效益的关键。三台县依托“天府菜油”“川酒振兴”等下游市场,大力发展粮油订单产业。2023年,全县种植酿酒专用小麦13万亩、优质中筋小麦21万亩,建设“天府菜油”基地50万亩、工业用高芥酸油菜产业基地14万亩。
农业产业稻鳅基地。
在保障原粮调出量、商品率的基础上,三台县积极发力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的增值文章,培育绵阳市(三台)健康食品产业园,新建台沃香8万吨优质粮油精加工线,依托粮油基地在28个乡镇建成烘干设施167座,建成仓储设施100余座,达成日烘干能力3086吨,总仓储能力8.7万吨,“台沃香”“梓香”“潼川豆豉”等品牌粮油产品年加工能力30万吨。
同时,引进圣菲轮食品、商投启禾中央厨房等川菜工业化加工企业,实现从米面油肉蛋奶到开袋即食的“川味”产业化再次跨越;深入挖掘农旅文创资源,举办“油菜花节”“农耕文化节”“忠孝文化节”等农业节庆,年吸纳游客500余万人次,实现粮油产业从“吃得好”到“耍得住”的再次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