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记者 张立峰)记者12月14日从省妇联获悉,省妇联日前印发《2019年关爱农民工“回家行动”工作方案》,明年将开展“技能进家、妈妈回家”“法律进家、平安到家”“关爱进家、幸福驻家”三项行动,着力提升女性农民工就业创业能力,切实维护女性农民工合法权益,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巾帼力量。
记者了解到,“技能进家、妈妈回家”活动要求各级妇联为有返乡就业创业意愿的女性农民工牵线搭桥,帮助其回乡发展。以各级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基地为载体,发动巾帼示范专业合作社、巾帼致富带头人等对留守妇女开展定向、定岗、订单式培训,2019年全省妇联培训农村妇女不少于3万人次。支持就业创业,充分发挥省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孵化园、妇女手工编织协会、妇女绿色种植促进会、妇女生态养殖促进会、巾帼家政联盟等作用,进一步加大省级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基地建设;着力开发巾帼家政、巾帼电商等创新劳务品牌,帮助农村妇女拓宽创业就业渠道。
资料图片
“法律进家、平安到家”活动结合女性农民工所需,要求各级妇联开展普法宣传工作。利用各地妇女儿童维权站点开设巾帼维权大讲堂以及新媒体平台 “天府小妹微普法”等,生动宣传妇女儿童相关法律法规、女职工权益维护及防邪教、禁毒防艾、安全生产等知识,送法律送平安进家庭。实施维权服务,加强与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工会等相关部门的联系,坚决打击侵害女性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关爱进家、幸福驻家”活动则鼓励全省各级妇联积极开展 “我为女性农民工办件事”活动;组织农民工子女为在外务工的父母写一封亲情家书,动员农民工通过写信、电话、视频、回家探亲等实际行动搭建家庭亲情桥梁;在农民工集中返乡期间,乡(镇)、村(社区)妇联组织要广泛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亲子活动。抓住春节、三八节、儿童节、重阳节等重要时间节点,依托劳务输出地、输入地“妇女之家”,对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及女性农民工进行走访慰问,提供关爱陪伴、心理慰藉等服务;向农村妇女宣传免费“两癌”检查等惠民措施,推动解决农民工家庭实际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