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眉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东坡区委书记廖小宁:“时常让我挂心的是耕地一分不能少!”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3-05-16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李延林 罗敏 刘佳 吴东方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到,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其中,县委书记要当好“一线总指挥”。近一年,廖小宁更忙了,一周要去村上跑三四次,项目现场盯进度、村委办公室一线指挥、村民家中田边听民意……
  以村民的利益为首要考量,在他看来,占用耕地的、不可持续的、面子工程坚决不做,经过论证的、有发展前景的、为民带来实惠的规划先行、特干大干。按他的话说,工作尽力而为,但再忙再累,睡一觉起来工作继续干。以下为采访实录截取。

5e1b21d7243ddbf1965b5914fd8f7d71_%E6%9C%AA%E5%91%BD%E5%90%8D-1.jpg

廖小宁在永丰村了解粮食生产情况。

  记者:永丰村是总书记来川视察的首站,也是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首提地,这给永丰农业农村发展带来了哪些新机遇?
  廖小宁:最直观的是,名气更响了,项目更多了。我们深化与中储粮集团的水稻精深加工合作,引进国药太极集团中药材种植、加工、饮片生产基地,依托吉香居、川南等本地龙头企业,做强蔬菜精加工产业链。可以说,全区“稻、药、菜”产业链持续延伸、订单化生产持续深化。目前,已落地总投资1.26亿元的9个配套项目正有序推进,后续还将布局总投资1.55亿元的12个项目。
  同时,人气更足了,农旅更旺了。我们与深圳华侨城等文旅龙头企业合作,加速永丰片区农旅开发,并系统实施东坡田园“六个一批”建设。预计到2026年末,全区全域乡村旅游年收入将超 180 亿元,游客年接待量将超1500万人次。
  发展更快了,百姓受益明显。2022年永丰村集体收入增至50万元,翻了两番,51个村集体经济收益突破10万元,同比增幅达116%。
  记者:去年底,东坡区在全省率先发布了《眉山市东坡区永丰片区“天府粮仓”核心区建设专项规划》。围绕核心区建设,相关工作推进得怎样?
  廖小宁:以专项规划为总遵循、总抓手以及目标路径、保障,各项目有序推进。围绕“万亩稻花香·太和永丰村”的建设主题,我们谋划实施“六大行动”“七项改革事项”“九个重点项目”。比如3340亩高标准农田提质改造、1.5公里的生态沟渠打造、1000亩绿色高效种植打造、13.8公里干线村道改造黑化等项目,都在加快推进中,6月8日将整体呈现。
  记者:近一年,永丰片区有了哪些变化呢?
  廖小宁:近一年,可以说,永丰片区核心样板区每天都在发生变化,我用“三增”“三高”“三更”九个方面的变化来概括。
  一是耕地增加,粮食增产,村民增收。新增了耕地239.49亩,粮食总产量同比增长7%,村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更是增至29544元,高出全省58.2个百分点。
  二是人气高涨,项目高质,发展高效。截至5月中旬,全国各地已有25万多人次来到永丰村参观,农业、水利、民生、社会各类各级项目在这里聚集。
  三是环境更美,服务更优,引领更强。先后改造黑化干线村道13.8公里、打造美丽庭院120户,人居环境“三大革命”整村覆盖率100%;“六永”志愿服务队服务群众6000余人次。
  例如永丰村,在这里,“良田种粮”已深入人心,“天府粮仓”样板核心区自豪感增强,种植户都把至少种一季粮变为自觉遵循。
  同时,干部作风、服务老百姓的意识更强了。在乡村建设和治理中,问需于民,百姓满不满意说了算,赢得了百姓的好口碑。
  现在的永丰村正悄无声息变化,再过两三个月来,可能又不一样了。
  记者:在这过程中,要坚守的底线或者说是把握的原则是什么?
  廖小宁:要坚决确保耕地面积、粮食播面、粮食产量“只增不减”和违法违规用地“零发生”,这是我们要坚守的底线。耕地面积上,今年我们净增239.49亩耕地,在不新增宅基地情况下这个净增不容易。粮食生产上,土地流转协议5年一签,协议上就明确约定种一季水稻,源头上把控。粮食产量上,去年水稻亩均水平达到了711公斤,最高达到780.2公斤。
  把握好这个底线,稳扎稳打,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宁愿慢一点,也要想好了、项目找准了、发展思路理清了、老百姓思想统一了再强力推动。任何项目都要问需于民,老百姓需不需要,效果满不满意,这个是根本。而落脚点,始终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保地稳粮、兴业富民。就像总书记说的,“老百姓的事,要实实在在干,干一件是一件,干一件成一件”。
  记者:刚才说到现在三天两头都在村里,对你来说,时常挂心的事是什么?
  廖小宁:肯定是保地稳粮,耕地一分也不能少。“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这是总书记嘱托的,容不得一点差错,唯有实干、真干。
  记者:从田间到餐桌,我们知道的东坡泡菜、预制菜构建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立足“十四五”目标,东坡区将如何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廖小宁:东坡区特色农业突出。有全国最大的鲶科鱼类种苗生产基地,年繁育各类名优水产鱼苗达124亿尾;创成生猪国家级核心育种场,年供优质种猪超2万头;有肉鸡国家级核心育种场,年供优质种苗超1200万羽。
  接下来,东坡区将始终扛牢保地稳粮政治责任,以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核心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区“三区同创”为总抓手,推动更高水平以经补粮、以城带乡、以产富民。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