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张闻亚 范莉 文/图
春夏之交,正是玫瑰花盛开的季节。近日,成都二环高架上的玫瑰赚足了手机流量,绵阳市安州区塔水镇宇承玫瑰庄园的600亩连片树状玫瑰则赚足了人流量。“‘五一’假期,我们庄园每天接待1.5万人左右。”5月3日,绵阳宇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勇告诉记者。
这里的玫瑰为什么吸引众多游客打卡?这又给当地带来什么影响?记者前往该庄园一探究竟。
700余种玫瑰争奇斗艳
走进依山而建的宇承玫瑰庄园,便走进了玫瑰花海。只见山谷中、山坡上,粉红、紫红、橘红、白色、黄色、紫色等玫瑰花争奇斗艳,花香怡人,让人叹为观止。
“我们这里的玫瑰有几十种颜色。”陈勇边走边介绍说,园区的玫瑰品种超过700种。
与常见的玫瑰不同,这里的大部分玫瑰“长”在树上。“这是树状玫瑰,就是将玫瑰嫁接到砧木(树)上自然形成,也就是近几年花卉市场流行的‘棒棒糖’。”同行的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花卉成都综合试验站(以下简称“花卉成都站”)专家、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所涂勋良博士介绍,“花卉成都站”的专家们常年为该园区提供技术服务。
记者发现,更为奇特的是,园区中常见一棵树状玫瑰有两三种颜色,红色、黄色、白色的玫瑰同时在一棵树上绽放。“这是在同一砧木上嫁接了多个品种形成的。”涂勋良解释道。
据悉,600亩连片的树状玫瑰在全国范围都属罕见。
玫瑰花海带活一方乡土
栽下玫瑰树,开出了“花经济”。“玫瑰花期较长,园区从3月到11月底都有花开。”陈勇告诉记者,盯上玫瑰花,打造玫瑰园是源自于一次省外的考察活动。从发展一三产业的角度考虑,他开始在塔水镇建起这个玫瑰园。
出售花木、吸引游客、开办餐饮……自2018年开园伊始,园区已实现“造血”功能。由于园区独具特色,还引来了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所何俊蓉研究员、涂勋良博士等的关注,专家们在这里设立了“花卉成都站”绵阳基地,并提供技术指导,帮助园区更好地发展。
而今,这个集科普教育、花木产业、乡村旅游等于一体的玫瑰园已经成为当地的一个旅游乐园,开花季节,远近游客纷至沓来,同时还通过园区用工,为当地农民提供致富增收渠道。“玫瑰花的修剪和管理,需要不少劳动力,每年园区的劳务支出超过300万元。”陈勇告诉记者。
“未来,我们还将进一步深化一三产业联动和融合。”
作为“花卉成都站”的试验示范基地,“我们要做好园区的科技支撑,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的困难和问题,以科技引领助推我省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涂勋良表示。
延伸阅读
专家开讲
分清月季、玫瑰、蔷薇和ROSE不再难
月季、玫瑰、蔷薇……一般人恐怕有些分不清楚。不过,有专家在,不怕。
“它们都属于蔷薇科蔷薇属。”何俊蓉告诉记者 ,在西方都统一称“ROSE”,即玫瑰,它们的拉丁名,均以R.(rose)开头,后面则是不同的。“它们在叶片性状上、花期上,都有不同。”何俊蓉解释说,月季是常绿、半绿低矮灌木,叶片有光泽,花色丰富,有红、白、黄、紫、橙、绿等,四季开花。而玫瑰是落叶灌木,叶片没有光泽,花色少,多为紫红、粉红,花期5—6月。蔷薇,也是落叶灌木,花色比玫瑰丰富,有红、白、粉、黄、紫等,花期与玫瑰一致。
“玫瑰更能体现出浪漫的感觉,同时,全球大部分地区,这三种花的翻译都是一样的。考虑市场需要,同时也符合全球称呼习惯,现在国内不少月季园区也都叫玫瑰园。”涂勋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