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春分过后,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季节,眉山市彭山区各地抢抓农时,开展水稻育秧工作,为今年的水稻种植打下坚实的基础。
近日,走进位于彭山区金烛村的成林农业综合育秧基地育秧大棚内,工人们正在育秧流水线上娴熟操作,经过装底土、压实浇水、播种、覆土4个步骤后,一块块长方形的育秧盘成品源源不断从生产线上“诞生”,随后这些成品秧盘被送往一旁的大棚内进行催芽。
水稻育秧现场
“目前,一批秧盘大约育了三天了,部分开始萌芽,由于现在温度比较低,需要等待三天左右才能放到田里,在温度比较低的情况下秧盘要在这暗室摆差不多一个礼拜。”据成林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程淋介绍。
据了解,“工厂化育秧”是集水稻机械化置盘技术、暗室叠盘催芽技术、水稻硬盘机插秧育苗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水稻育秧技术。自2020年起彭山区大力推广此项技术,采用“流水线播种”后节省劳力、提高工效,安全、快捷且出苗又齐又壮,有利于机械化插秧,每亩可以增产10%以上。
“我们从3月16日开始育秧,到目前为止已经育了有一千多亩了,我们今年可能大约要育近1万亩的秧苗,预计要育到四月中旬才能结束。”王程淋表示。
作为彭山区唯一一处“工厂化育秧”试点合作社,在“工厂化育秧”试点的带动下,该区水稻产业将进一步提高机械化、智能化水平,实现统一生产、统一加工、统一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增加种粮收入,从而巩固彭山区粮食生产面积,保障粮食安全。
“下一步,要朝数字化、智慧化的方向发展,在另外一个正在建的千亩育秧基地,我们采购了循环运动式育秧机等智慧化设备,预计今年逐步达成无人农场。”王程淋指出。(供稿:彭山区委宣传部 邓凌瀚 翁光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