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市中区地处成渝腹心,是川南乃至成渝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特别是随着成渝高铁全面贯通,市中区融入成渝“半小时经济圈”,其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进一步凸显。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省委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内江市委提出,建设成渝经济区城乡融合、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内江市市中区召开区委十四届九次全会,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紧紧抓住国家级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点等机遇,着力把其中蕴含的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实现后发赶超跨越,努力开启建设幸福美丽中区的新征程。
□长弓(图片由内江市市中区委宣传部提供)
“3+10”格局促进城乡融合
建设成渝经济区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内江市市中区进一步优化城乡发展空间布局,加快推进城南新区发展、加快老旧城区改造提升、加快白马产业新城建设,支持10个镇重点培育打造特色小镇,构建“3+10”的协同发展格局。
8月31日,对刚满10岁的李佳蕊来说,是一个幸福的日子。这一天,内江一小城南校区建成后首次招生,李佳蕊成为该校4年级6班的学生。在此之前,李佳蕊跟随外出务工的父母在重庆读书。
“出去读书不方便,现在条件好了,学校又大又漂亮,很轻松就报上了名。”李佳蕊的母亲笑着说。
据悉,内江一小城南校区项目是市中区完善城南新区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的重要内容,总投资7900万元,是一所按现代标准进行设计、规划、建设的小学。今年秋季首次招生,该校共招收一至五年级学生534名,其中来自农村的学生342人,比例超过60%。
市中区强力推进“城南新区一号工程”建设,通过引进碧桂园、新城控股、香港新华集团等项目,大力发展文旅康养、现代金融等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建设景城一体、产城融合的高品质城市新区,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活力和势头。
——坚持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先行,加快建设石羊大道、黄荆坝大桥、乐贤大道等纵向干道,打通友丁路、金盾路等横向通道,尽早实现新区交通便捷、内外通畅;同步推进乐贤半岛沱江右岸文化生态走廊、地下综合管廊、供排水和污水处理等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加快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功能完善。
——坚持产城相融经营城市,结合远期20万人口居住生活的目标,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引进大型城市综合体,布局金融中心、保险中心、通讯后援中心、高客站服务中心等楼宇经济,有效聚集新区人气、商气;结合乐贤工业集中区“腾笼换鸟、退二进三”,利用现有场地规划建设服务贸易产业园,探索二三产业平台融合互促机制。
——坚持景城一体提升品质,写好“大自然”文章,用活滨江景观带,打造塔山公园主轴,借势内江动植物园,大力发展运动养生、健康养老、休闲旅游产业,打造国家4A级旅游景区,将乐贤半岛建成“公园中的城市、城市中的公园”。力争到2020年城南新区建成区面积达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10万人。
老旧城区加快改造提升,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突破口,借力市区联动,主动争取政策、项目资金支持,实施棚户区改造3年计划,整治老旧院落,外迁城区客运站点,加快补齐农贸市场、便民服务、公安派出所等基础设施短板,常态化开展拆违控违工作,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智慧化、网格化,改善老城区居民生活居住条件。
白马产业新城积极依托重点工业乡镇产业资源和全国重点小城镇建设政策支撑,全力推动白马节能环保产业园区和白马工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以节能环保、机械装备、医药制造等为代表的新型工业。同时,依托内江现代物流港核心区,实施好渤商西部物流、蓉欧+东盟国际物流中心、成渝国际农副产品冷链物流中心等项目,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打造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片。力争到2020年白马新城建成区面积达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5万人。
同时,市中区积极支持辖区内10个镇围绕乡村振兴、产业融合、生态涵养等重点培育打造特色小镇,力争到2020年,培育1—2个国家级特色小镇,培育2—3个省级特色小镇。
资料图片。内江市市中区尚腾新村
高位推动助力产业融合
9月16日,临近中秋佳节,位于市中区永安镇的川南大草原又迎来了一波游客高峰。在带来人气的同时,川南大草原也造福了当地村民,永安镇太平寺村村民潘国彬就是其中一员。潘国彬在川南大草原做一名马场管理员,相对于往年外出务工的奔波辛苦,在家乡就有工资拿,还能和家人团聚,他觉得很满足。
如何助推产业融合?市中区坚持高位推动,体现在以高标准规划发展蓝图。坚持问题导向,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分领域、分行业深入开展产业振兴三年行动计划,研究制定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具体实施方案。
如今,产业融合已初见成效。——着力推进占地2平方公里的凌家农副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已完成560亩的项目一期建设,成功引入竹鑫兵、茂源柠檬等企业。力争到2020年入园企业达20家。在白马镇规划建设占地300亩的内江农副产品冷链物流中心,通过政策扶持,引导雷丰果业、盛洪食品等企业,开展清洗、挑选、烘干、保鲜、包装、贴牌、储藏等商品化处理,已建立柠檬干片、柑橘筛选、莲米烘干等初加工中心5个。
——城南新区乐贤街道曾是工业重镇,辖区内有工业企业48家,其中规模工业企业13家、市属企业5家,以生化制药、塑胶制品、铸造三大支柱产业为主。如今,随着大千欢乐世界的开园、塔山公园绿道的开放,以及医疗教育等配套设施落地、康养城项目开工,文旅康养、现代金融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
——黄鹤湖片区集聚有川南大草原、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国家级竞技钓鱼基地等一批优势资源,形成以尚腾新村田园综合体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镇村连片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已成为内江和周边市州的热门旅游目的地。
坚持高位推动,还体现在以高标准平台建设支撑转型升级。市中区还切实加强市中区工业园区、节能环保产业集中区和白马现代物流港等产业承载平台建设,实施中心城区产业转型升级,推进“退城入园、退二进三”发展。
6月15日,“蓉欧+”东盟国际班列(成都—内江—钦州港)首发仪式在内江举行。当日上午10点38分,装载着“内江造”的首发班列拉响鸣笛,从内江火车南站(白马)货场站加速驶出。
7月30日上午,内江市市中区与新华大湾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金融、商贸物流、进口商品直销、区域特色产品出口等领域加强合作,共建内江高铁金融中心、蓉欧+东盟国际物流中心。
蓉欧+东盟国际物流中心项目,只是市中区推进内江现代综合物流港白马物流园区建设的一项重点内容。除此之外,市中区还将启动渤商物流园区二期等项目,到2020年建成物流园区2.5平方公里,引进和培育4A级以上物流企业5家,实现货运能力达200万吨、物流业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以上,争取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