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长江禁渔两年:水生生物种类和资源量逐步提升
来源:农民日报 时间:2023-03-01

  (记者 冯建伟 见习记者 周阳)记者从农业农村部新闻发布会获悉,长江十年禁渔全面实施两年来,沿江省、直辖市扎实推进退捕渔民安置保障,禁捕秩序总体稳定,水生生物多样性水平有所提升,十年禁渔成效初步显现。

  长江十年禁渔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恢复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禁渔实施以来,长江水生生物资源和多样性均呈现恢复向好趋势。2022年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监测到鱼类193种,比2020年的168种增加了25种。重点水域每1000平方米网具、每小时的科研监测捕捞量为1.3-5.1千克,比2020年增加69.8%至320.8%。2022年长江上游监测到特有鱼类14种,比2020年增加4种;长江中游监利江段四大家鱼卵苗径流量78.72亿粒(尾),长江下游干流刀鲚汛期每1000平方米网具、每小时的科研监测捕捞量为65.97千克,均比2020年增加数倍。

  据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的2022年全流域长江江豚科学考察结果显示,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已由2017的1012头增加到1249头,其中,长江干流约595头、鄱阳湖约492头、洞庭湖约162头。长江江豚种群数量还低于2006年普查的1800头水平。同时,长江水生物种分布区域也明显扩大。长江刀鲚(刀鱼)已经能够溯河洄游至历史最远水域洞庭湖,多年未见的鳤在长江中游及洞庭湖出现频率增加,长江江豚的活动范围也有较大幅度增加。

  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禁渔实施以来,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恢复向好,水生生物多样性水平有所提升。但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总体偏低、珍稀物种濒危状况严峻、外来物种种类较多、水系连通性和水生生物生境状况较差等方面现状尚未根本性改善。未来,我国将从全面实施水生生物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开展物种全生活史保护、提升珍稀物种保护技术水平等方面持续发力,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切实推进长江珍稀物种保护恢复各项工作。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