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彭兴会 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 文/图
“柑橘地头套种的‘西瓜红’红苕亩产量达到了2000斤,做成手工粉条效益翻了好几倍。”2月16日,在泸州市江阳区方山镇方山村党群服务中心大厅里,该村党支部书记、村集体资产公司董事长肖关伟一边将晒干的红苕粉打包,一边介绍。
江阳区方山镇方山村,柑橘地套种的红苕。
方山村荒山荒坡多,是典型的坡地村。2018年3月,方山村集体资产公司在江阳区政府100万元产业发展资金的扶助下,以每亩300元的租金陆续流转了1200亩山坡地,引种优质柑橘、大樱桃等。历经4年精管细作,如今已有500亩春见柑橘在2021年开始挂果,初见效益,每亩产量超1000斤,收入达4000多元。
“柑橘树定植后,也没有让柑橘园闲着,我们在地头套种红苕,以实现‘以短养长’。”肖关伟介绍,套种的红苕名叫“西瓜红”,具有高产、出粉率高等特点。红苕商贩只挑选个头大且完好无损的红苕,收购价格只有0.5元/斤,实际每亩红苕产出不足1000元。
“我们为啥不自己销售呢?”肖关伟说,2021年6月,他们进行了市场调研,发现红苕粉是12元/斤,传统技艺加工的手工苕粉更是卖到了18元/斤,于是有了投产手工苕粉的想法。
2021年8月,地里红苕还未收获,两台用于加工红苕淀粉的粉碎机已经开始工作,这是村集体资产公司投资2万多元买回来的,还请来了加工师傅。肖关伟介绍,手工苕粉制作要历经清洗、粉碎、过滤、淀粉打芡等12道工序,制作出的苕粉筋道爽滑。
肖关伟介绍,2022年套种收获的红苕,除了部分鲜销和留作来年的种苕,其余50万斤小个头红苕、挖烂成块状的次品红苕,就加工成粉条销售。“自己加工苕粉虽然辛苦,但有账可算!”他说,小个头和次品红苕卖给红苕加工企业是0.3元/斤,50万斤红苕能卖15万元;而按20斤鲜红苕加工1斤苕粉计算,50万斤可加工苕粉2.5万斤,按红苕粉公司统一售价18元/斤计算,可实现收入45万元,是前者的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