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泸州纳溪:“组队”种蔬菜 村民人均年收入达1.5万元!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3-02-08

四川农村日报讯 肖光荣 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
  “这几天天气好,我们村里早都忙着盖大棚种蔬菜了。往年种大棚蔬菜收成都不错,今年应该也不会差。”2月2日下午,在泸州市纳溪区安富街道三江村,62 岁的菜农伍家友一边给育播的糯玉米种子地块浇肥清水,一边介绍。

坐标:纳溪区安富街道三江村
  地处长江边和纳溪城郊的安富街道三江村,仅蔬菜大棚就超 1000 个,面积达1100 多亩,大棚蔬菜产值1500 多万元。“我们的蔬菜地位于长江边,空气湿润,昼夜温差大,土壤富含多种矿物质,种出的蔬菜水嫩又营养,在市场上十分俏销。”纳溪区春早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廖天兵说。
  过去,三江村的蔬菜种植户可不太安心:市场上规模化种植的蔬菜价廉物美,自家产品销路不畅,“耕作费时费力,成本下不来;又没有打出品牌,价格上不去。”廖天兵说。
  转机出现在2011年。安富街道引导三江村菜农成立纳溪区春早蔬菜专业合作社,鼓励种植大户流转承包土地开展特色农业规模化经营。“从加强田间基础设施入手,首先解决农户‘不能种’的问题。”三江村党支部书记刘成林告诉笔者。
  解决了怎么种的问题,蔬菜销路也要提前打通。合作社与农户签订包销合同,推出“合作社+专业种植+品牌运作+平台销售”模式。如今,拥有响亮招牌的“紧俏”三江蔬菜,已成为纳溪乃至泸州重要的“菜篮子”基地。目前,合作社带动全村60多户村民参与蔬菜产业化经营,不仅解决了村民就业问题,还让村里的产业发展有了亮点。
  名气有了,蔬菜产业的持续高质量发展也要安排上。2022年冬天以来,三江村在街道的支持下,拓宽蔬菜种植面积,进一步完善蔬菜基地生产设施,着力推进三江村以蔬菜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进一步加速“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进程。此外,推广蔬菜“名、优、特、新”良种,在种植基地尝试使用高产高效实用技术等,为“菜篮子”稳产保供注入科技活水。
  “菜篮子”稳产保供一头连着市民,一头连着村民。“我平时都在村里的蔬菜种植基地干活,工钱有时是计件,有时计天数,干得多钱就多。”今年41岁的伍申梅对眼下的生活很满意。2015年春,在外务工的伍申梅听说村里在发展产业,有工作机会,就回到了村里,在照顾家里老人小孩之余,挣钱贴补家用,2022年仅工钱就有3万多元。
  土地流转,让村民有了资产性收入;在家门口就业,让村民有了稳定的工资收入;大棚蔬菜产业也带动当地村民开办特色农庄、发展农事体验和民宿等,增加了经营性收入。据悉,三江村村民人均年收入达1.5万元,其中大棚蔬菜产业就占到了8000元。三江蔬菜丰富着城区市民的“菜篮子”,也鼓起了三江村农民的“钱袋子”。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