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三农新闻网眉山讯(通讯员 刘敬宗 吴三春)“李书记,我家自己酿造的蜂蜜,放了半年了还没有找到销路,您能帮忙想想办法吗?”75岁的文成福大爷颤颤微微地拉着李晓秋书记的手恳求道。“周老师,开春了,李子树要施点啥子肥料?”水果种植户张林又拉着农业专家周忠华老师,要请他去果园看看。这是新年伊始,驻村工作队刚一进村时,笔者在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张场镇峨山村看到的一幕。
“好,好,好!跟到就来。”他们一边应承着,一边继续行走在扩建的乡村道路上,先去解决施工过程中迫在眉切要解决的问题。
驻村工作队员在现场解决问题
丹棱县张场镇峨山村,幅员面积7.8平方公里,全村有5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956人,主导产业为茶叶和脆红李。峨山村是原市级贫困村,已于2016年底整体脱贫摘帽。
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政策。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丹棱县专门抽调县级机关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有一定专业特长的公职人员,深入原省、市贫困村,组成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丹棱县人民法院李晓秋、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周忠华,统计局工作人员阙秋月,组成了峨山村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他们工作在农村,吃住在村上,与当地村组干部一起开展工作一年有余,工作队围绕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扎实开展乡村振兴工作,让峨山村焕发了新春。
2022年底,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1.75万元。
峨山村的绿茶产业基地
建强村党组织,巩固“3+”党建品牌
驻村工作队到峨山后,迅速摸清民情村况,针对性地提出党建“3+”品牌,紧紧围绕创建的党建品牌,开展各项工作。“1+强学习”积蓄守正创新“精神力量”,着力提升基层政治领导力。积极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认真开展“重走支书路”活动;“2+创新”因地制宜,下沉式强基固本提升组织凝聚力。认真开展每月一次的“坝坝会”,拉近干群关系;“3+服务”做好惠民利民,着力提升基层服务保障力。在新型党建品牌引领下,峨山村圆满完成物资储备库建设并充分发挥了功能室作用;修通了1至5组的产业大道,方便了客商进入,有效地提升了茶叶、李子的销售价格;完成老峨山精品名宿建设征地82亩;完成长秋山公路扩建(长5千米,由3米加宽到6.5米,全线黑化)在峨山村境内119户村民的前期测量、划线、分户、占地工作,现在已顺利进入施工阶段;完成亲民化改造、建成日间照料中心,建成了“村委、日间照料中心、老峨山景区”三点全覆盖的村级服务阵地。
省农科院李子专家张国薇在峨山村传授李子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村民生活品质
峨山村一组村民刘艳说:“做梦都没有想到,我的茶园成了全村第一个采芽茶的地方。”去年刘艳原本打算放弃不管的茶园,提早萌芽,售价每斤高达130元。为解决茶叶开花死苗问题创建的“茶叶问诊基地”已初见成效;在技术层面解决茶叶的防冻技术初获成功,提前采摘芽茶,让农户茶叶每亩增值1000元左右。为拓宽村民致富渠道,增加村民收入创建的低海拔车厘子基地也已建成,引进了提取靛的板蓝植物种苗500株;为了强村富民,让全村人民的腰包鼓起来,工作队开展了“茶果田间课堂”“李子专家下基层”“开个用肥用药清单”等一系列活动,将技术和科技带到了田间地头,提升了农副产品质量,更增加了村民幸福感。为了发展壮大峨山村集体经济,工作队牵头成立吾山有茗文化旅游旅公司,把茶产业和旅游业进行结合,走农旅结合,都市近郊游,一、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 ,增加村民收入,提高全村人民生活品质。
李晓秋书记(前)在帮助村民刘艳采摘第一批芽茶
提升治理水平,增加人民幸福感
为强产业、提升村民收益,工作队协助村上成立了产业志愿帮扶服务队,从种、销、外宣着手开展服务,解决种茶、采茶、卖茶等各个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李晓秋利用原单位工作的专业优势,以“法官联络点”为契机组织开展了“送法送到家”“护成长模拟法庭”“老年防诈骗讲座”等多次大型活动,不断提高村民学法参与率,不断提升学法、用法、守法意识。自工作队到峨山后,积极主动参与村务监督、治理。峨山村致富道路“长秋山公路”占地工作哪里有问题和纠纷,哪里就有驻村工作队员的身影;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时,谁家需要帮忙,驻村工作队就在哪里;谁家与邻里亲戚发生纠纷、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驻村工作队就在现场进行调解解决。
在驻村工作队和村组干部的共同努力下,2022年圆满完成村上养老服务中心的基础建设,每月定时开展活动,并开展“党建+互助养老服务”,互助养老,以老养老(年轻的老人服务年长的老人)。
峨山村养老服务中心
为民办事服务,温暖人民情怀
新冠疫情来势汹汹,为将疫情隔绝在峨山村外,驻村干部和村组工作人员一道筑起了一道坚实屏障。经常半夜通知村民做核酸检测,耐心细致地为村民讲解防疫政策和措施。疫情放开后积极宣传和采取救治措施,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峨山村民散居程度大,有些地方林茂人稀,发生火灾安全隐患大。“留着青山就是守着金山”为做好森林防火工作,驻村工作队员还经常进行定期和不定期防火巡查,耐心给村民讲解防火知识和灭火措施,在峨山全民的共同努力下,全年未发生火灾险情。
李晓秋、阙秋月,深入村民家中拉家常
在驻村工作队和峨山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峨山村有了明显的变化。天更蓝了,地更绿了,水更清了,路更宽了,产业更清晰了,村民的口袋更鼓了。
“下一步,我们将依托峨山村的茶叶和脆红李产业,借助乡村振兴的东风,将远方的游子召回,将村美民富的美好愿景变为现实。”驻村工作队队长李晓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