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力争攻克技术难关,剑指人工育种——今年,四川中蜂选育工作这样干!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3-02-02

●用好中蜂遗传资源,开展大量测定、种群基因组重测序、遗传多样性等分析工作;
  ●拟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人工授精蜂王40只,寻求中蜂人工授精技术进一步突破;
  ●开展浅继箱成熟蜂蜜生产试验,以助力蜂农实际生产,切实提升四川蜂产品质。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袁宇君

“我们对四川中华蜜蜂(下称“中蜂”)遗传资源开展了全面调查、鉴定、保护、基因挖掘,‘摸清’了家底,并在杂交选育、育种方法创新、中蜂健康高效饲养、浅继箱成熟蜂蜜生产试验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近日,四川省“十四五”中蜂育种攻关项目2022年度总结会在南充举行,相关团队汇报了项目攻关进度。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今年,四川各蜂业科研攻关项目团队将在现有研究基础上,继续完成蜜蜂形态指标测定、性能测定、关键技术攻关、基因挖掘等工作,以力争实现中蜂杂交品种选育突破。

image.png

蜂房。受访者供图

开展大量前期测定 剑指人工育种
  四川中蜂资源丰富,资源数量和蜂群数量均居全国前列。如何用好从甘孜、阿坝、凉山、广元、达州等地收集回的得荣中蜂、巴塘中蜂、雅江中蜂等宝贵中蜂遗传资源,是四川省蜂业科研攻关项目团队需要思考的课题。
  从颜色体重等形态指标,到日平均每群产蜜量、周年饲料消耗情况等经济性状,团队需在今年继续开展大量繁琐的测定,测定对象不仅有收集的原始蜂群,还有它们的杂交后代。这样,全省中蜂资源形态和生产性能数据库的构建,便有了翔实的基础数据支撑。
  此外,专家团队对四川特有的中蜂地方品种,开展种群基因组重测序、遗传多样性等分析工作,能够有助于了解不同地方种质资源形成机制、亲缘关系。这些工作将为中蜂杂交品种选育提供材料与技术保障。

资料图片

力争攻克技术难关 突破人工授精
  四川虽是养蜂大省,但由于缺乏中蜂新品种选育的成功经验,当前开展品种选育的核心技术、方法仍处于探索阶段,中蜂人工授精技术就是制约蜜蜂育种的一个主要难题。
  虽然四川已改传统采集中蜂雄蜂精液法为漂洗技术采精法,优化中蜂雄蜂精液常温保存配方,在中蜂人工授精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据四川农业大学副教授杨建东介绍,目前仅有少量蜂王人工授精顺利,其中2只产卵。
  今年,相关团队拟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人工授精蜂王40只。如能在人工授精技术方面进一步实现突破,将有助于充分利用中蜂遗传资源,培育优良品种,进一步促进产业的发展。

推广成熟蜂蜜成果 助力蜂农生产
  受单个群体蜜蜂数量不足、蜂蜜产量以及销售价格等因素制约,“勤摇蜜、取稀蜜”“先生产未封盖的非成熟蜂蜜、再浓缩加工”的“浓缩蜂蜜”在市场频现,成为蜂蜜产品“信任危机”的源头。
  “造成这种现状,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科研人员能做的,就是从中蜂生物学特性、生产性能入手,精准测定各生态类群中蜂蜂王日均产卵量,摸清不同地区蜂群能够维持的最大群势,指导养殖户科学运用浅继箱生产技术。”省蜂业管理站高级畜牧师赖康告诉记者,这是开展浅继箱(即在常规蜂箱上叠加蜂箱的方式)生产成熟蜂蜜技术的基础。
  今年,相关专家团队将在全省不同地区,针对各生态类型中蜂蜂王日均产卵量开展全面测定,同时开展浅继箱成熟蜂蜜生产试验。成果将能直接运用到蜂农的实际生产中,切实提升蜂产品质,形成四川蜂产业良好的品牌口碑。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