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洪瑜 文/图
“辣椒、茄子、白菜,需要哪一种种子?水稻、柑橘种植和施肥技术要不要了解一下?”2月1日,四川省第二十四届“文化列车·同心艺术团”送文化下乡巡回演出团走进宜宾市翠屏区金秋湖镇。现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在翠屏区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中心和金秋湖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的展台前,免费的辣椒、豇豆、白菜等作物种子和粘虫板受到农户的欢迎。
农户排队领取各种蔬菜种子。
“今天我们准备了1500张粘虫板,不到一小时就发放完了,另外还印发了数百份关于水稻病虫害防治、油菜施肥等方面的宣传页,向大家普及农业知识。”翠屏区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李玉琴拿出一份《油菜使用棚肥结实多籽粒饱满》的宣传册页递给农户,并叮嘱:“写得很细,看看有好处,不懂的可以问我。”
“最近我们每天都在下乡,从正月初七就开始了!主要围绕病虫害防治和油菜施肥技术两方面对农户进行指导。”李玉琴介绍,翠屏区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中心通过专题培训和田间指导等方式,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助力粮食稳产,农民增收。
“我家种的茶叶、花生,另外还有小规模豇豆、白菜。”64岁的金秋湖镇云台村村民许盛彬跟几个老友一同来到现场,细细算来,他和老伴一同经营着1.2亩花生、3亩多茶叶。“去年天干,茶叶种得一般,只管得到万把块钱,还是要加强农技知识学习,看看这些对自己有好处。”许盛彬拿起几页宣传册说。
作为农技推广的“神经末梢”,乡镇农技推广中心作用突出。“我们的优势产业是茶叶种植,全镇覆盖面积12.68万亩,另外还有高标准农田5.48万亩,去年粮食产量超过40000吨。”金秋湖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李书杰对这些数据烂熟于心,他认为,从前农户的生产经营观念落后,尤其农村地区的老龄人口为代表,普遍表现为“接受度不高,学习能力差”。但随着近年来先进农技的不断推广和宣传,大家对新品种、新技术的认可度逐渐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