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注入强“芯”剂 川牛欲破困局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3-01-31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杜铠兵 张闻亚
  “所有目标任务全部完成,部分超额完成,2022 年可以说是四川牛育种攻关硕果累累的一年。”四川省“十四五”牛育种攻关计划首席专家、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付茂忠研究员说道。
  1月10日,四川省“十四五”育种攻关“优质牛育种材料和方法创新及新品种选育”2022年度工作总结及考评会在成都举行,来自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等多家科研单位的5个课题组代表分别对去年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以及科研创新突破进行了现场汇报,提交了各自的“成绩单”。

image.png

亚丁牦牛。受访者供图

创新育种素材

丰富川牛种业“芯片”
  四川是养牛大省,也是我国牛存栏量最高的地区之一。
  “推进四川从养牛大省向养牛强省转变的关键在种业。”据付茂忠介绍,正是基于这个背景,科研团队立足我省牛种资源的遗传结构和群体结构,针对我省牛业种业的技术需求,积极开展“十四五”育种攻关项目。
  根据项目目标,科研团队需要在“十四五”期间创新5个牛育种素材。而2022年,便实现了奶牛育种素材研究的突破性进展和牦牛新遗传资源的鉴定。
  “经过我们在绵阳一家奶牛场的测试,泌乳高峰期产奶量达到了 48.7千克,比该奶牛场的平均产奶量高出14.3%。”四川农业大学赖松家教授介绍,团队通过采用澳大利亚荷斯坦奶牛与北美优秀种公牛杂交产生F1后代,最终选留了517头性状表现突出的母犊牛和青年母牛。
  产奶性能优良的“亚丁牦牛”新遗传资源,已于2022年12月30日经国家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鉴定通过。“亚丁牦牛的产奶量在所有牦牛里是最高的,每头经产母牛每天平均挤奶量可达2.67千克。”照片中的“亚丁牦牛”通体黑毛,体型壮硕。据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红原综合试验站站长、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罗晓林介绍,“亚丁牦牛”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而形成的适应高山峡谷寒冷生态环境的优良牦牛类群,遗传性稳定,适应性好,抗病力强,耐粗饲,产奶量高,繁殖性能高,适宜在高山峡谷型牦牛产区进行推广,有力促进牧区经济发展和农牧民增收。

突破技术瓶颈

破解“大而不强”困局
  四川牛种资源数量和养殖体量均位居全国前茅,但在一些方面生产水平较低,大而不强。付茂忠认为,除了在牛种资源评价与种质创新方面存在不足,高效养殖技术研发相对滞后、关键技术瓶颈难以突破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创新发展的前提,是要摸清家底。”2022年,由付茂忠牵头的《特色地方牛种资源评价与种质创新》项目团队完成了空山牛、斜卡牛、三江牛、凉山牛、峨边花牛和蜀宣花牛遗传资源普查,收集了6个地方品种共计1230头次牛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数据。到目前为止,该团队已收集生产性能数据累计包括13个品种、5334个样本数据。“通过本课题的实施,进一步摸清了我省地方牛种资源现状,挖掘了一批育种素材,为更好地促进地方牛种资源保护和利用,打好种业翻身仗奠定了基础。”
  科学配套技术的缺乏一直是阻碍四川肉牛产业发展的“绊脚石”。为此,四川农业大学王之盛教授团队围绕《牛高效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这一课题,创新研发菌糠提质增效贮藏技术2项、牦牛断奶犊牛低海拔农区夏季饲养技术1项、研发地方黄牛阶段差异化育肥技术1项。“通过阶段差异化育肥技术,可利用筠连黄牛生产优质的大理石花纹牛肉。”王之盛说道。
  总体来看,2022年各科研团队分别完成了9个地方牛种资源的遗传结构分析、探索研究蜀宣花牛现代育种技术、筛选奶牛酮病的标志物、研究奶牛热应激分子调控机制、挖掘牦牛特色基因及分子标记、研发低成本饲料组合营养增效技术等新方法、新材料的创制,为畜牧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总结是为了更好地出发。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开展种质资源创制、健康高效养殖技术创新,加快推进我省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肉牛产业质量效益型发展。”付茂忠说道。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