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刘佳 文/图
鲜艳的,宛若南瓜;淡黄的,犹如柠檬……1月9日,青神县第十二届椪柑节开在了当地百家池村的田间地头。各个展位前,爱媛、椪柑、春见等“市场宠儿”纷纷亮相;南瓜柑、柠檬柑等“新奇特”也引人驻足。
每年1月,四川晚熟柑橘甜蜜上市。作为全国晚熟柑橘之乡,青神县全域种植柑橘18万亩,小小柑橘,已成为当地助农增收的“甜蜜事业”。
椪柑节现场,网红正在直播带货。
电商助力 柑橘销售有门路
热闹的文艺表演,精彩的摄影展,鲜果和农机现场展示……在当天的椪柑节现场,有意思的元素可不少,但要说其中最亮眼的风景,则是在活动现场来回行走直播的果农和网红达人们。
“这里是青神椪柑节的现场,宝宝们你们看,有好多各式各样的柑橘!”在现场,青神“海归”李雪松组织了数名网红直播带货。回乡创业已近 10 年的他,成立了青神县春橘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当地流转200亩地种植柑橘,如今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除了卖自家柑橘,还帮助当地农户每年销售柑橘3万余斤。
而对于“95后”家庭农场主张莉来讲,直播带货已不陌生。从去年 10 月开始,她每天直播四五个小时,卖出柑橘近 30 万斤。“现在爱媛销售进入后期,春见刚刚上市,我们每日直播至少成交数百单。”张莉说。
“你们要是看中了,给我地址,我给你寄过来。”在现场,当地李德安种植家庭农场主潘秀珍热络地介绍着自家柑橘。只见该农场展台前,放置着春见、爱媛、椪柑、南瓜柑、柠檬柑等各式柑橘。农场建有300余亩的标准果园,并立足生产绿色、生态的水果。
“我们主要走微商销售。”潘秀珍说,其果园进行了土壤改良,并配备了杀虫灯、捕食螨和滴管设施等,产出的柑橘品质好,所以也能卖出好的价格。“你看,我们卖得最好的是这种‘拼果箱’。就是将春见、爱媛等6种不同的柑橘拼成一箱进行销售,每箱8斤,可以卖到100元。”潘秀珍说。
直播带货、微商、平台销售,据悉,目前在青神各类电商渠道年销售柑橘达4.5万吨,收益3.15亿元。
科技助农 提升种果综合效益
同日,在青神县柑橘现代产业园,一辆辆“小火车”在山间徐徐前行,它们或搭载满满的鲜果,或装满一袋袋肥料。这是柑橘单轨运输车,是青神在柑橘生产上推广的新机械。
农业要现代化,生产环节的节本增效尤为重要。青神县地处浅丘区,长期以来山间采果是一个耗费劳力的问题。近年来,该县在农业园区内配备了“小火车”,以应对田间运输问题。“目前,我们的‘小火车’运输线路已达12 公里,辐射了园区内3500 亩果园。”青神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除了“小火车”,目前园区可通过科技加持对果园环境进行全方位监测,通过智能系统对园区生产环境进行感知、预警、决策等。园区内,建起了全省唯一的晚熟柑橘气象试验基地,可对晚熟柑橘开展气候适应性试点试验。
在园区的另一隅,青神县冷链物流产业园车间内,一筐筐柑橘通过叉车转运到分拣线的传送带上,全自动智能机械手一次抓取6筐放到通道上,然后自动传送到洗果机进行清洗,再风干、分选,最后进行包装,整个过程高效、精准、智能。
“我们不仅有拍照识别果面瑕疵等级的系统,还可以根据果品重量、糖度、规格等,进行全自动智能化分选。”该产业园相关负责人伍晓旭介绍说。
据悉,目前青神柑橘的产地初加工率已达到93.5%。通过完善的冷链物流服务补齐加工、流通的短板,青神柑橘综合产出效益提高了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