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杨都
12月22日至25日,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农交会”)在成都举行,在位于12号馆的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都江堰专馆,来自都江堰市的5大地理标志农产品组团亮相,包括猕猴桃、茶叶、川芎、厚朴、方竹笋,吸引了市民朋友的关注。
“本次参展,我们以猕猴桃新品种和精深加工产品为主。”都江堰市猕猴桃行业协会会长、都江堰天赐猕源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晏志强介绍,从陕西省引进的新品种“瑞玉”为首次亮相,该品种具有抗病性、耐储存等优势,较常规品种提早上市半个月。
在精深加工上,该企业通过打造猕猴桃水果茶、含片、面膜等进一步延伸水果产业链条。“一颗小小的含片,通过加工,蕴含的维生素C相当于4颗猕猴桃。此外,将有着猕猴桃‘芯片’之称的熟花粉开发成食品、化妆品,在增强产品性能的同时,进一步推进产业升级。”晏志强说。
目前,都江堰市已建设猕猴桃种植基地10.3万亩,据2021年统计,年产量已达 18.6 万吨,年总产值达18.63亿元。
在茶叶方面,都江堰茶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范围涵盖向峨乡、大观镇、青城山镇等12个乡镇。“保护面积为 700 余平方千米,年产量达1700吨。”都江堰市茶业协会会长、四川都江堰灌城联和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周佳玉介绍,目前,大青城三月三采茶节已连续举办十四届,逐渐成为都江堰市特色茶旅文化品牌节会。
“抱团发展是我们壮大品牌的有效举措之一。”周佳玉告诉记者,2020年,都江堰在川内首个成立茶业产业联合体,通过推动地方产业抱团发展新模式,加强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在本次展会上,茶业产业联合体推出的新式调味茶饮受到广大消费者喜爱。
猕猴桃、茶叶等是都江堰市地理标志农产品的代表,都江堰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地生态资源丰富,先后获得“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市”“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猕猴桃、川芎)”“国家级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猕猴桃)”“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等殊荣。
据了解,本届农交会以“畅通循环、对接产销、科技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吸引超5000名专业采购商,近400家大型涉农企业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