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罗敏
空山新雨后,入秋的龙泉寺后山更显僻静清幽。9月20日,走进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山泉镇的大佛社区,曾经的乡村闲置地被占地30亩的花园式乡野民宿——“青兰·善·轻奢艺术酒店”取代。行走其间一步一景,颇具现代艺术气息的白墙建筑……这个集住宿、餐饮、露营等为一体的乡野酒店作为龙泉后山引入的首个较具规模的民宿业态,为人们远离闹市喧嚣提供了休闲度假好去处。
大佛社区曾经的闲置地上建起了“青兰·善”民宿酒店。
数字农交平台实景看地
“一直想找个幽静的地方开民宿,不好找,幸好有数字农交平台实景看地,才发现了这块‘宝藏地’。”谈起“青兰·善”的选址,创办人韩伟饶有兴致地向记者介绍起来。两年前,他通过成都农交所龙泉驿子公司的“数字农交·掌上看地”云平台,选中了这片地块发展乡村旅游项目。“没想到线上就可以了解到这块地的所有信息,免去了很多麻烦,真是太方便了!”韩伟说。
让韩伟找到心怡地块的“数字农交·掌上看地”云平台为何物?据了解,该平台是龙泉驿区农业农村局探索数字化、信息化技术与农村产权交易深度融合,以成都农交所龙泉驿子公司为主体首创的农村产权交易数字化服务平台,集地块交易、国有资产招租、闲置农房租赁、民宿推广等服务板块于一体,通过高清正射影像图在线展示标的物,方便意向出让方和意向受让方,摆脱地域、交通等条件限制“云”看地看房,推动盘活农村资源要素,促成越来越多项目在广大农村“落地开花”。
记者通过微信小程序搜索进入该平台,打开“我要看地”选中某一项目,点击“在线看项目VR实景”按钮,即可如亲身在空中俯瞰一样清晰查看该地块面貌。触摸屏幕移动,可360度全方位看清地块所处位置、交通状况、周边业态等。
而在项目详情里,更是详尽地记录了该地块的归属、土地性质、当前用途、合作方式、流转价格及期限等,并附上联系方式可供咨询。倘若有投资意向,云平台上还可直接报名参与竞拍。
让产权交易更加智慧化
“数字农交平台在农村产权交易模式上实现了全国首创,有助于更好地盘活农村资源要素,服务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龙泉驿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讲道,地处农村的闲置土地资源往往分散、偏远,“云”看地提供了便捷,缩减了实地考察的频次,对于盘活农村资源,尤其是那些藏在“深闺”的乡村资源要素起到了积极作用。
技术运用上,成都农交所龙泉驿子公司市场拓展部经理刘波介绍,使用到720° VR 全景、天空盒三维空间图、实景3D模型、全景视频制作等多项数字信息技术,尤其是首创视角跟随系统,无论从任何方向看地块,都能展示符合当前方向的场景,破解了交易地块分散、地形差异大、方位辨识差、看地找地难的问题。
除经常性开展的地块交易运用外,该平台还首次将国有资产招租、闲置农房租赁、民宿推广、企业宣传等纳入“数字农交”运用 。 如 在 集 体 资 产 处 置中,制作的三维实景模型让人身临其境,便于与出让方固化交易资源,也方便意向方网上清点资源,让产权交易智慧化。
“我们正在理清山泉镇、柏合街道、同安街道等地村(社)集体闲置房、荒废的村小、四合院等资源,将这些闲置资源分门别类,收集用地属性、合作方式等数据录入信息平台。”刘波说,目前已整理了 90 多处村集体闲置资产,为后期进行平台数字交易、发布招商机会清单等提供基础数据信息,缩短投资项目达成的周期,增加村集体和村民的财产性收入。
不只在龙泉驿本地,“数字农交”技术服务还拓展到蒲江、郫都、简阳、青白江等区(市)县,帮助当地农村产权资源项目进行外景拍摄、图像采集,通过平台立体展现,让偏远地区的农村产权资源走出大山,走进市场,提高农村产权成交率。
截至目前,通过“数字农交”模式,已完成农用地经营权流转、集体经菅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低效存量集体建设用地盘活等农村产权交易项目166 宗,交易规模达98.3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