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扬 李全民)建新村千亩茶园茶叶飘香,青城社区易地安置点美丽如画……来到青川县曲河乡,一幅乡兴民富的生动画卷在眼前铺开。
近年来,该乡坚持“党建引领,围绕生态立乡、农业强乡、文旅活乡、文明兴乡”发展思路,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园区强力发展,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巩固,在实施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让群众既鼓了口袋,又富了脑袋,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
程家坪易地搬迁安置点,让农村居民也有了“城里范”
消除“后顾之忧”,提升群众幸福感
在青城社区易地搬迁安置点,乡干部与鞠发明、程登席两位花甲老人坐在窗明几净的新房舍内开心地聊着:“易地搬迁后,你们是否享受到诸如产业发展、配套设施建设等后续扶持政策?”
“现在的政策好啊,我们搬到新房子里,不用担心吃水问题,也不用担心用电问题,新房子用水、煮饭都很方便,感谢政府的关怀,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
据统计,全乡坚持“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目标,实现易地搬迁115户341人,新建、购房107户313人。
“幸亏有政府帮忙,两个娃娃才没有辍学。”脱贫困户姚永军说。如今,其大女儿通过助学贷款已大学毕业已回报社会,读高中的二女正受惠助学政策继续学业。
“住院治疗2次,医疗费近7万元,我自费才3000余元。”5月22日,在乡分管农业领导黄家敏同志围绕乡村振兴、群众问题反馈等民生事项,主动下沉走访村户时,原王家村贫困户程厚良对他们说道。
前几年,程厚良家因妻子犯病致贫。因为有了贫困户农村医疗保险政府代购等惠民政策,程厚良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好。
据该乡纪委书记王金萍介绍,自实施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来,乡纪委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座谈访问、实地查看等方式对全乡5个村(社区)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等不定期抽查检查,及时发现责任落实打折扣、帮扶工作不扎实、群众政策知晓率还不够高等问题。
近年来,特别是今年新班子成立以来,曲河乡在大力开展干部纪律作风整顿的同时,有序推进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掉边吊角搬迁、道路硬化、完善公共设施……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切实提高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建新村茶叶产业园已成规模,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打产业
“造血强身”兴产业乡村振兴“拔穷根”
“去年10月,政府帮忙栽了3亩茶叶,加上以前栽种的,我家可发展12亩,盛产期每年能增收10余万元。”已有15亩茶园的建新村民程翠蓉如是说。
据曲河乡乡长吴博介绍,全乡正大力实施“造血强身”产业发展模式,比如在“建新石滚坪”发展产业强乡富民工程。政府投资40万元助力建新村茶叶产业规模化发展,为群众栽植茶叶400余亩,完善生产基础条件,实现产业园区化发展。同时,通过建加工厂、成立专合社,形成“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龙保障机制,惠及468户1539人,每年人均增收500元以上,其中贫困户109户342人。
“6年前,乡上开展技术培训,我无意间去听了听,结果就听到了‘致富经’。”青龙湖村贫困户曹兴贵说,走上种植食用菌发家致富道路,多亏了政府组织开展的农业技术培训。
种植了20亩羊肚菌的脱贫户马军明今年也喜获丰收,她说:“可实现20余万元的收入。”几年前,马军明家因交通条件落后致贫,当地政府通过担保贷款、技术支持、沟通厂家保障销售,积极扶持马军明种植香菇,现在她已成为左邻右舍致富的“领头羊”。
如今,全乡建成茶叶、核桃、山珍、生态养殖等标准化种养殖基地、村特色产业示范园12个,户办小庭园68个,致富百姓865户3980人,其中,年收入10万元以上大户12户。曲河乡已成为茶叶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