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 廖胜春 李华可 特约通讯员 金其云 文/图)7月4日,游客在泸州市纳溪区棉花坡镇高洞村 “秀林香”家庭农场体验采摘葡萄。农场主张安贵说,今年天气好,雨水充沛,葡萄丰收,50亩葡萄产量预计达5万斤,产值近100万元。
2011,在上海打工从事多年水果种植管理的张安贵夫妇返乡,流转了100亩土地,引种玫瑰香、奶油香、红乳和黑珍贵等品种,并申报注册了家庭农场,办起乡村农家乐。由于采用无公害种植和科学管理,张安贵的葡萄品质和生产量连年提升,吸引了周边市民前去体验采摘,张安贵赚得盆满钵满。
游客在家庭农场体验采摘
目前,在纳溪区,像张安贵一样通过流转土地规模发展葡萄、柚子、梨子和苕粉等特色农业的专业合作社有324个、家庭农场258家,成为该区脱贫攻坚和农民增收的增收亮点。
纳溪区以 “生态+乡村旅游”发展思路,大力鼓励和扶持特色高效农业,推广水电一体化喷灌技术,培育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激活了农业发展潜能,带动了农民致富,带火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目前,纳溪区茶叶、竹子、白酒、水果、蔬菜、大米实现综合收入40亿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1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