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四川这些农业文化遗产指引着怎样的寻根之旅?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22-07-28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袁宇君 王爱琳
  “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璀璨的农耕文明,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责任。”7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致贺信,贺信高度评价了农业文化遗产对人类文明的独特价值和重大意义,并科学阐释了推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方法与路径,为全球推进保护共同农业遗产、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富有历史和现实意义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农业农村部迄今共认定了138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其中四川有8项。当前,四川正通过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进一步挖掘传统农业价值,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动农业文化遗产地的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

image.png

宜宾蜀南竹海。

一问

对农耕文明精萃,应如何看待?
  一禾一稻,皆是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立足传承之根基,长达数千年的农耕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的知识与技术体系、独特的生态和文化景观,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存智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保护中华优秀农耕文化,指出“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
  我国地域广阔,生态环境复杂多样,由此造就了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农业文化遗产,并由此凝结为古人生存智慧结晶、农耕文明精萃。如何将祖先的农耕智慧引入现代化农业生产和现代生活方式中,使其成为助推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慰藉人们心灵的文化源泉?这种“引入”既是一场寻根之旅,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考题。
  2012年,我国启动了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与保护工作。2016年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农业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共发掘出408项具有保护潜力的农业生产系统。截至目前,农业农村部共认定6批138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涵盖稻鱼共生、桑基鱼塘、湿地农业、山地梯田、农牧复合、草原游牧等类型多样的生产系统,是可持续农业和乡村发展的典范。
  作为农耕文明精萃,珍贵的农业文化遗产具有重要历史人文价值,不仅记录了人类不同文明阶段的探索历程,对我国农业文化传承、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功能拓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也对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郫都林盘—吕家院子。

二问

中国有众多农业文化遗产,四川看点何在?
  溪流环绕,竹木掩映,宅前花木飘香,宅后菜畦竞绿,时闻犬吠鸡鸣,院坝子喝茶打牌……远看一笼笼竹林,顺着田间小道走进,就会发现里面有农家小院,少则三五家,多则十余户,构成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意田园生活画卷。这是上榜第五批全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的“郫都林盘农耕文化系统”,代表了成都平原最大、最纯的生态成色。
  仲夏时节,在距离成都市郫都区940多公里外的甘孜州石渠县,扎溪卡草原迎来最美的时光。康巴汉子泽仁与家人逐水草而居,他们择一处栖息地,搭上缝缝补补不知多少次的牛毛帐篷,圈一块茂盛的草甸为放牧的区域,随后尽情享受策马扬鞭的爽快。这洒脱的做派,便属于雅砻江源头的太阳部落——石渠扎溪卡游牧系统。
  千百年来,蜀地劳动人民以勤劳智慧成就了生生不息、丰富多彩的农业文化遗产。138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四川有8项,除了上述两项之外,还包括江油辛夷花传统栽培体系、苍溪雪梨栽培系统、美姑苦荞栽培系统、名山蒙顶山茶文化系统、盐亭嫘祖蚕桑生产系统、四川宜宾竹文化系统。这些被川人视为瑰宝的农业文化遗产,不仅记载了四川不同地理、气候、生态条件地区农业发展的历史,也启示着蜀乡大地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农业文化遗产具有超越时间的重要价值和强大生命力,是培育特色品牌农业的重要依托和先天优势,又是发展乡村旅游极具魅力的看点。”省农业农村厅乡村治理处处长司开元说。

image.png

蒙顶山茶园。

三问

保护利用农业文化遗产,四川路向何方?
  说起郫都林盘农耕文化系统,特有的川西林盘聚落、悠久的水旱轮作历史、和谐的农田肌理景观、传统的知识技术体系、独特的自流灌溉系统、浓厚的灌区农耕文化,共同构成了它的生态价值。然而受城镇化、工业化影响,郫都区林盘数量已由 1991 年的 2.1 万个锐减至目前的8700余个,保护迫在眉睫。
  当前,各个农业文化遗产所在辖区已因地制宜采取了不同的保护措施。以郫都为例,当地正分阶段、分批次、分类型梯度推进林盘保护。预计到2020年,推进“林田相映、林水相依、林院相嵌、林人相融”的新型林盘聚落体系初步成型,保护利用林盘达200个以上;2021年到2025年,推进500个以上川西林盘保护利用,到2025年,保护和建成特色各异、价值活化的林盘1000个。
  近年来,我省依托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等乡村文化载体,在保护的基础上做传承、谋发展,打造了蒙顶山茶等一批名优农产品、川西林盘等生态综合体、宜宾蜀南竹海等特色乡村旅游打卡地,让农业文化遗产在保护和传承中实现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有机融合,让农业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
  未来,四川将进一步挖掘农业文化遗产所蕴含的历史、民族、文化、生态、经济、科技等多方面价值,更好地发挥其在农文旅融合、产业价值链升级、生态涵养提升、品牌影响力扩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完善、乡村发展能力建设等方面的特殊功能和作用,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重要文化动能。

记者手记

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乡愁
   常言道,国有史,邑有志。农业文化遗产的存在,何尝不是对中华农耕文明闪光点的最佳传记、鲜活载体——它是对人与环境共处碰撞无数种可能性的探索,更是千百年来乡愁的传承。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可持续发展研究”首席专家、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孙庆忠曾说,保护农业文化遗产表面上是保存传统农业的智慧,保留和城市文化相对应的乡土文明,其更长远的意义则在于留住现在与过往生活之间的联系,留住那些与农业生产和生活一脉相承的文化记忆。这不仅是弘扬农耕文化的精神基础,也是社会再生产的情感力量。
  保护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不是让农业现代化倒退、回归原始农事生产,而是不忘根本、借古思今,再次激发我们对于“归雁有巢,乡愁有根”的眷恋和思考。只有将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意识筑牢,才能避免我们与后代在追逐现代化的过程中,丧失对生产和生活经验的传承能力,避免失去民族文化特质,获得基于历史认同的安顿心灵之所。(本文内容综合自农业农村部官方网站、光明日报、四川日报等。)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