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金堂造”橄榄油获国际金奖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18-06-26

    四川农村日报特约通讯员 孙洪军
    近日,金堂县聚峰谷农业公司带着自己的橄榄油,走出国门参加国际特级初榨橄榄油大赛并斩获大奖,是今年中国参赛产品中唯一一枚金奖。
    淮口镇以龚家村片区为核心,以油橄榄科技研发、种植加工、品牌运营为主导产业,以其他特色农业科技孵化、示范推广、乡村旅游和田园度假为配套产业,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
    引进一棵树 精心培植
    上世纪70年代,淮口和油橄榄初结缘。当年,在县农业局的指导下,淮口镇在原玉林村 (现小柏村)14组贫瘠的山坡上尝试引种油橄榄10余亩,因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等原因,产业未能持续发展。
    2008年,金堂县、淮口镇、望江村三级的分管领导和相关技术人员组团,共赴西班牙油橄榄产业基地考察学习,全面详细了解油橄榄的种植环境、培育技术、经济效益以及产业发展方向。
    归国后,淮口组织农业专家、科技人员、企业业主多次采样调研,对山区村的土壤成分进行分析,确定油橄榄种植适宜区域,于2009年引进四川西中油橄榄公司,在望江村流转土地3000亩,启动“西班牙·金堂油橄榄综合示范园”建设。
    目前,园内油橄榄种植规模已达3500余亩,年产优质种苗100万株,成为淮口油橄榄核心种植区;同时,经过多年培育改良与监查观测,筛选出阿贝基娜、佛奥和鄂值8号等适应龙泉山脉土壤环境的油橄榄品种。

00.jpg

资料图片

    种活一片林 规模发展
    5月上旬,帽顶村3500亩科普文化长廊示范基地,四川南国花园农业公司技术人员黄运通正在组织工人喷洒波尔多液。黄运通告诉笔者,油橄榄挂果后,必须及时喷洒各种营养液和防菌液,才能保证坐果率。
    西中油橄榄综合示范园建设初获成功后,淮口镇以点带面,迅速扩大全镇油橄榄种植规模。2012年,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带队,组织分管领导、经发办主任、小柏和帽顶等山区村支书(主任)远赴甘肃省武都县考察学习油橄榄产业,投资50余万元从甘肃武都引进油橄榄幼苗10万株,在小柏村建成油橄榄育苗基地1个,在帽顶村建成油橄榄科技示范基地1个,新栽植油橄榄2800亩。
    2013年,淮口镇再次引进油橄榄种苗10万株,先后成立成都金顶油橄榄专业合作社、金堂县小柏村玉柏油橄榄专业合作社、金堂县龚家村锦富土地股份合作社,采取 “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由政府免费提供种苗,公司和专业合作社提供技术培训,鲜果由公司保底收购,新栽植油橄榄2000亩。
    带富一群人 助农增收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就是老百姓的 “幸福靠山”。为进一步发展壮大油橄榄产业,淮口镇引导聚峰谷等现代农业公司与群众构建“企业+群众”三种利益联结机制:
    联产合作。由村集体负责组织管理,专业合作社提供服务,农户提供土地,公司提供人工、种苗、肥料等生产资料,以联产合作方式种植油橄榄,公司、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按比例分配收益。
    先租返包。农户把土地流转给公司建设油橄榄产业园区,5年盛果后,农户以20亩至30亩作为一个返包单元从公司返包土地,每亩每年保底交给公司400斤鲜果,剩余部分归农户。
    订单生产。公司与产业园区外未流转土地的油橄榄种植散户签订“订单生产”式购销合同,由公司按照“五统一”方式严格管理,公司按保底价收购产品。
    据统计,2017年,以龚家村为例,三种利益联结机制引领带动群众种植油橄榄近2000亩,村民靠种植油橄榄户均增收4000余元。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