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三台:一盘回锅肉里的“育种经”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22-06-13

(新华社记者 冯家顺 高健钧 袁波)回锅肉是川菜馆子里颇受欢迎的菜品,一盘香喷喷的回锅肉端上桌,瞬间唤醒味蕾,让人口水直流。
  我国是猪肉消费大国,然而,长期以来国内的生猪养殖较为依赖国外的猪种,在生猪良种繁育体系中,种猪是制约产业发展的“芯片”。面对生猪种源“卡脖子”问题,猪企如何破局?

image.png

“川藏黑猪”商品猪。(受访单位供图)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现代农业(生猪种业)产业园里,一派忙碌的景象。国家级核心育种场光辉原种场中,工作人员正在对种猪进行体型外貌评定、生长肥育性能评定、产肉性能评定、繁殖性能评定等一系列常规性能测定工作,并结合全基因组测定结果,筛选优质种猪。
  “我们每年要窝选出几千头优质猪仔进行表型评测和遗传评估,公猪的终选率在 5%以内,母猪在 30%以内,同时要对这些猪进行全基因组测定,每一头种猪的测定成本在200元左右,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最大程度将最好的种猪选出来,同时避免出现性状分离和退化。”铁骑力士集团猪业事业部育种技术部经理杨小亮说。
  为突破生猪种源“卡脖子”技术瓶颈,三台县与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绵阳师范学院、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签订县校所合作协议,共同建设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智能化猪种选育提供科研技术支撑。
  整合资源优势,探索联合育种新模式。2021年,三台县依托四川农业大学李学伟教授团队和7家生猪种业龙头企业,以“1+7+N”模式,成立了生猪联合育种创新中心,共建区域性共享种公猪站及优质精液推广体系。
  “项目达产后,企业通过共享猪精液的方式进行遗传资源交流,从全省7家生猪种业龙头企业的核心种群中优选1200头纯种公猪,实现场间种猪测定数据共享、大规模联合遗传评估,提高区域性遗传改良效率。”三台县农业农村局畜牧饲料股股长黄家陵说。
  除了联合育种,培育猪种自主品牌也是突破“卡脖子”技术瓶颈的重要途径。
  四川农业大学和四川铁骑力士牧业科技有限公司经过近20年的持续努力,培育出“天府肉猪”配套系。“科研院校联合企业进行新品种(配套系)培育,后期由企业主导选育和转化已经成为生猪繁育体系育繁推一体化的重要途径,这样做既能保证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又能极大促进摆脱对‘洋猪种’的依赖。”杨小亮说。
  同时,我国猪种资源十分丰富,四川省畜科院利用国内外优质遗传资源,历经14年技术攻关培育出了“川藏黑猪”配套系,具有鲜明区域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据新华社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