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泸县秧歌起 非遗传承在田间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2-06-02

四川农村日报讯 郑磊 范勇 特约通讯员 曾佐然
  端午将至,正是大春田间管理的好时机,泸县玄滩镇新山村“巴蜀鱼米之乡泸县玄滩镇示范区”稻田里,人们一边为水稻除草,一边唱起欢乐的薅秧歌,以山歌为劳动助兴,在劳动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小小田儿稗子多,扯了一窝又一窝,又要埋头扯稗 子,又要抬头唱山歌……”在泸县,随着高亢的山歌传出,周边劳作的农民一下子来了精神,立即跟着和了起来。一时间清新欢快的薅秧歌回荡在了田间地头,惹人陶醉。
  “我们在田里薅秧子的时候,使劲唱歌,吼起来很振奋人的精神。”薅秧歌传承人邱有成说。
  唱薅秧歌在泸县由来已久。薅秧是为了给水稻松土,去除杂草,让水稻的根系更加伸展、发达。人们在薅秧之时,唱唱山歌就会活跃气氛,消除干活的疲乏。这种生产方式,也是薅秧歌得以诞生和传承的土壤。
  “下田薅秧薅四方,一盘萝卜一盘姜。萝卜没有姜好吃,家花莫得野花香。”邱有成说,看到什么吼什么,歌词是很随意的,只要是编成诗句,七言诗也可以,五言诗也可以。
  “立夏小满把秧子栽了,端午节正好是我们薅秧的时候,为了纪念屈原,都要吼薅秧歌比赛,为了把这个传承下去,所以我们玄滩镇的薅秧歌一直在唱。”玄滩镇文化干事高大源介绍说。
  “今年又过五月五,家家门口挂菖蒲……”玄滩薅秧歌的唱腔主要分为高腔、四平腔和喊歌,整个演唱高亢嘹亮,俗称为“吼薅秧歌”。其唱词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大都为农人们即兴创作,状物抒情,多以说农时季节、谈生产劳动、表生活情态、抒男女恋情为主,内容调侃风趣,积极向上,很容易传唱。
  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发扬,如今泸县玄滩薅秧歌已经进入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5年起,玄滩镇把每年的端午节确定为玄滩薅秧歌节,组织广大薅秧歌爱好者进行比赛。薅秧歌作为一种久远的民间艺术形式,正在绽放出新的生命力。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