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杨都
近日,记者从农业农村部官网获悉,按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两增两减”促丰收行动方案》部署要求,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制定了2022年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下文简称“ 方案”),其中我省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也进入了“方案”。
小麦生产方面,2022年全国小麦生长中后期主要病虫害预计总体偏重发生。其中,小麦条锈病在我省偏重或中等流行,小麦赤霉病在西南麦区有中等流行风险,蚜虫在西南麦区中等发生。此外,在西南麦区,防治重点以条锈病为主,兼顾白粉病、赤霉病、麦蚜、红蜘蛛等病虫,关注草地贪夜蛾潜在风险。
水稻生产方面,根据全国农技中心预测,2022年我国水稻病虫害将呈偏重发生态势,发生面积12.3亿亩次,其中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纹枯病偏重发生,稻瘟病、稻曲病总体中等发生。在我省的单季稻种植区,重点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
玉米生产方面,2022年全国玉米重大病虫害预计呈重发态势。其中,草地贪夜蛾发生区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玉米种植区。在西南及南方丘陵玉米区,需重点防控草地贪夜蛾、玉米螟、粘虫、纹枯病、大斑病、灰斑病、穗腐病。
马铃薯生产方面,2022年马铃薯晚疫病预计呈偏重发生态势,其中西南呈偏重发生趋势。需重点防控晚疫病、早疫病、地下害虫(蛴螬、地老虎)、马铃薯块茎蛾等病虫害。
当前,我省小麦即将进入孕穗期。专家们提醒,随着天气回暖,种植户们仍需关注病虫害监控与预防,根据气候情况及病害流行预判,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