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峨边县2000亩牡丹花田构筑村美人富新愿景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18-04-24

    4月10日,站在峨边彝族自治县五渡镇先锋村牡丹种植基地登高望远,眼前的牡丹花海让峨边天缘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治宏很欣慰。五年来,2000多亩荒山经他打造后,连绵起伏的油用牡丹迎风招展。
  “一朵小小的油牡丹带领峨边走上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助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峨边县农业局办公室副主任刘昌明介绍,地理位置不占优势的峨边,引进龙头企业,开展规模化、绿色化生产,依托产业特点和农民意愿,多形式带动农民增收。
    记者 吴晓彤 刘若辰
    “铁杆庄稼”扮靓荒山
  先锋村五组山高路陡,耕作不便,不少地撂了荒。但山上环境与土壤吸引了回乡创业的陈治宏。
  “油用牡丹堪称‘铁杆庄稼’,40—50年不换茬,一次种植长期收益,每亩产值超万元,是一般农作物的10倍。”2013年,陈治宏先在3亩土地上进行油用牡丹
的试种,还多次到山东菏泽和安徽崇岭等地学习取经,邀请北京林业大学教授进行技术指导。
  “你看我们的检测报告,粗脂肪(出油率)达25.2%、亚麻酸含量46.4%,两项指标均比原产地高出好几个百分点。”陈治宏将试种的牡丹籽送去检测,结果可喜,“这证明先锋村的牡丹品质、特别是结籽的饱满程度都好于原产地。”
  2014年,陈治宏开始大面积种植油用、观赏牡丹,打造牡丹基地。同时,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181户社员发展牡丹种植产业。目前,基地已投入2000余万元,种植牡丹2000余亩,另有育苗基地500亩。

2.jpeg

资料图片

    提升制作能力增收益
  “油用牡丹浑身是宝,花能制茶,根可入药,牡丹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橄榄油还高,市场价格能卖到350元一公斤……”在陈治宏看来,增收关键在于二产和三产。
  去年基地共采集了30吨牡丹籽,“再过几年到丰产期价值就更高了。”陈治宏按去年实际产量每亩100公斤左右计算,一亩油用牡丹能榨20多公斤油,按照350元一公斤计算,一亩地利润就有上万元。
  牡丹籽油、牡丹花茶、牡丹纯露……今年以来,基地已创建两个品牌,推出5种产品,正式试水第二产业。
  由于还处于前期发展中,基地目前仅能制作牡丹花茶,牡丹籽油还得送往外地
加工。“省内还没有一家牡丹籽油的加工厂,送出去加工成本较高,所以要尽快建成自己的加工厂。”陈治宏计划,当牡丹种植面积超过5000亩后,就能建设自己的牡丹籽油生产线,实现集种苗繁育、油用牡丹生产加工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综合发展。
    构筑乡村新美景
  刚刚过去的清明小长假,先锋村2000亩绽放的牡丹,吸引了2万余名游客,旅游收入达60万元。“目前基地除种植油用药用牡丹外,已引进了40多种观赏牡丹,在沿基地7公里山道两旁种植。”陈治宏告诉记者,基地山形起伏,植被茂密,十分适合发展乡村生态观光旅游业。
  “花开时节,游客不仅可观赏牡丹,还能亲手采摘花蕊制作牡丹花茶,花期后,还可参与牡丹籽采集。”为了发展乡村旅游,基地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修建牡丹产业观光园。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基地所有牡丹都不打除草剂,全部采用人工除草,肥料也只用有机肥,都需要大量的人工。”陈治宏介绍,基地为当地40余人提供就业机会,用工高峰期近百人在基地打工。
  “没想到,老了还能脱贫。”先锋村四组村民张秀堂今年已近65岁,因无法外出务工,前些年靠种玉米一家年收入只有3000余元,2013年他把土地流转给陈治宏后,就到基地务工,一年收入有两万余元,妻子到基地务工,一年也能挣一万元,
加上每年土地流转费5600元,全家一年收入超过三万元。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