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303户生猪价格保险参保养殖户,3月获理赔款超过1428万元
四川农村日报记者 刘佳 文/图
春节后,在季节性消费减弱和养殖户恐慌性出栏双重因素叠加下,我省育肥猪价格持续大幅下跌,养殖户盈利收窄甚至亏损。但金堂生猪养殖户陈长安,因为投保了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即便遇到惨淡行情,他也如同吃了“定心丸”。
4月20日,在金堂县三星镇星月村,陈长安接受了承接成都市生猪价格指数保险业务的锦泰保险成都分公司给予的理赔支票,金额高达16.4万元。
记者了解到,目前成都地区303户生猪价格保险参保养殖户已陆续收到今年3月的生猪价格保险理赔款,累计超过1428万元。这也是迄今为止成都市产生的最大单月生猪价格指数保险赔款。
保险兜底
18户养殖户获赔90余万元
从去年开始,我省生猪行情进入下行通道。今年一季度,养殖户们更是经历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倒春寒”。省农业厅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月以来全省生猪出栏价格持续走低,3月份平均价格仅为12.37元/公斤。“这是自2016年我省肉猪出栏的最低价格,第一季度季末肥猪均价较年初高点降幅甚至超过了25%。”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到3月末我省养殖户出栏一头肥猪从年初的盈利210元~520元转变为亏损90元~150元。“很多养殖户都是基本维持成本,甚至有人亏损。”该负责人说。
金堂生猪养殖户(中)获得理赔支票
作为金堂县生猪规模养殖户,陈长安的养殖场年出栏生猪约1.2万头。去年年底,他特意给2018年度预期出栏1.2万头生猪投了保。“购买的生猪价格保险属于政策性农业保险,1.2万头猪总共保费是85.8万元,我自己只需要出总保费的30%,其余部分是政策贴补。”陈长安告诉记者,今年3月省农业厅出栏的生猪均价为12.37元/公斤,这低于了他与锦泰保险约定的14.3元/公斤的保险价格。按照合同约定,锦泰保险按照每头164.05元的差价对他进行赔付。
“我们按平均每月出栏1000头计算,仅3月便赔付了他164050元。”锦泰保险成都分公司农险部工作人员王灿告诉记者,在保单到期前,锦泰保险每月都会按差价结算一次。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目前在金堂县开展还不足一年,已有18户生猪养殖户获赔金额超90万元,“我们对参保农户的养殖规模有一定要求,至少年出栏量要达到1000头以上。这次参保的18户养殖户中,获赔最高的陈长安有16.4万元,最少的养殖户年出栏生猪1000头,3月获赔了13600元。”王灿说。
及时赔付促进生猪产业健康发展
投保之后,如何及时顺利地收到理赔款,是养殖户们最为关心的问题。
“我们目前推出的生猪价格指数保险,是全国首个直接以生猪出栏价格为理赔触发标准的险种。”据锦泰保险成都分公司总经理宋绍富介绍,锦泰保险已在全国共计承保生猪近160万头,生猪价格指数保险承保份额更是占四川的67.8%。
此次,他们创新推出的生猪价格保险直接引入了省农业厅网站公布的月度“出栏肉猪价格”作为理赔触发标准,实现 “一月一结”,从而保障了养殖户的利益。“4月16日,省农业厅官方网站发布3月出栏肉猪价格的首个工作日内,我们就通过全自动的理赔系统陆续向养殖户银行账户划转赔款,实现了‘T+0’的理赔时效。”
“在生猪出栏价格刚出现波动的阶段,保险及时赔付有助于养殖户增强养殖信心。”成都市农委企业处处长殷小伟表示,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的推行不仅有助于缓解养殖户的亏损压力,稳定市场供给,更可以化解生猪扎堆出栏和猪肉价格大幅波动的问题,有利于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这样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可以强农惠农富农,我们也呼吁全县各乡镇高度重视政策性农业保险,加强宣传从而把支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金堂县副县长易志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