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苍溪县:青山依旧在 林产更火红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18-04-19

    四川农村日报记者 吴平
    进行森林抚育,中央财政每亩补贴100元,既要用于间伐、补植、修枝、除草割灌、清理运输、修建作业道等,又要用于作业设计、技术指导、检查验收等。由于“不划算”,很多地方林业部门并不积极申报该项目。
    而苍溪县却“逆向而行”,整合林业资金400万元,推动低产林改造、森林间伐抚育。山还是青山,但林产发展得更红火、林农也更加富裕。
    改造残次林 低效林变废为宝
    “残次林改了出来,村民眼看着荒芜一片的坡地如今改得这么漂亮,觉得租金要少了。我说老大爷,改成这番光景,一亩光整地都要2000元呢。”4月13日,苍溪县志友青花椒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牛程介绍说。
    牛程流转来的土地有两种,一种以前是耕地,后来逐渐落荒的,这部分有不到200亩;另外还有100多亩残次林地。说是林地,但长得太差了,一大半是灌草丛,黄荆树、桤木树都不大,家具厂不收,只能当柴烧。把个别像样的树挑出来锯成材,其余的只有用挖机挖出来,堆在一起等它慢慢腐烂。
    苍溪县以山地、丘陵居多,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国家、省、市人均耕地的平均水平。好的田地舍不得流转出来,即使流转了,租金也较贵。在此情况下,业主只有去啃撂荒地、残次林等“硬骨头”。
    “单是作业道就挖了5公里,花了十多万元。”创義农场负责人杨超介绍。为了减少前期投入的资金压力,他带领50户农户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参与农场经营,按现在的市场价,到青花椒挂果时,农户每亩有700-800元收入。唤马镇返乡村民王越的300余亩龙口生态有机茶园,也全部是低效松林改造而成。
    此外,牛程、杨超这样的业主还获得了县林业局每亩200元的低效林改造补贴。

2.jpeg

资料图片

    出台专项方案 建立长效机制
    苍溪县林业局造林产业股股长伏文强介绍,为了激励业主、村民参与低产林改造,该县专门出台了《苍溪县低产林改造专项方案》,建立了绿色通道,贫困户参与的话,一律免收调查论证、规划设计、行政审批等环节费用。
    整合林业资金400万元,对验收合格的低效林改造出的林业经济园给予200元/亩的奖补。杨超的青花椒园,去年栽植,如今成活率达到98%,所以他获得了这项奖补。
    对低效林的改造,也分不同方式进行。
    除了上述残次林,还有一些品种不好、效益不高的经果林,例如核桃。截止目前,该县还为3000亩核桃林精选了青川1号等优质品种,进行了高接换优。
    “以往,宝贵的土地资源被低效林占着,看似满山皆绿,其实没什么价值。如今,山仍然是绿的,但真正是有产业、有产值的。”牛程说道。
    为了在低效林改造中实现贫困户增收,推出了“集体经济+基地+农户”等集中经营模式,引导林农组建家庭合作林场和股份制林场;2016年以来,低效林改造工程的实施带动全县贫困户25000人实现年人均增收600元以上;全县林业对GDP贡献达到22.6%。“待现有的青花椒、核桃、雪梨等陆续进入盛产期,产值将更为可观,以前单调的青山,成为富裕的青山。”伏文强说道。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