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农田里 绘现代农业美好蓝图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2-01-28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周金泉
  时光如白驹过隙,2021年匆匆而过。在刚刚过去的一年,号称“粮猪安天下”的四川,现代农业蹄疾步稳创佳绩、笃行致远谋新篇,圆满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捷报频传。
  “川油81”“川油83”作为“天府菜油”油菜新品种被推荐给省内32个“产油大县”示范县!
  西南地区上千亩规模小麦单产纪录在广汉市诞生,亩产首次突破500公斤大关!
  粮食增产10.9亿斤,再创历史新高!
  生猪出栏6314.8万头,牛羊禽生产基本稳定!
  2021年,四川农业可圈可点;2022年,四川农业继往开来,笃定前行。

image.png

眉山市东坡区绿色粮蔬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眉山市农业农村局供图

高歌猛进 佳绩连连
  年终报盘,眉山东坡区好味稻水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相德实现了去年初的庄重承诺:“大种优质粮油,为‘十四五’发展、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做出更大贡献。”
  “去年,合作社扩种水稻1万亩、增产稻谷12000万斤、增收1600万元。”1月26日,李相德说,“入社社员每亩节省开支和增加收入120元,这在账上体现出来就是分红!”
  正因有了一个个像李相德这样的种粮大户躬身广袤田野,引领示范、担当四川种粮中流砥柱,规模种粮、科学种粮、效益种粮,四川粮食生产一路高歌猛进。
  去年5月12日,在广汉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国小麦专家对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研发的稻茬小麦免耕带旋播种技术规模化应用效果进行实产验收,1100亩规模生产的“川麦104”平均亩产达511.1公斤,首次在西南麦区上千亩规模生产中突破亩产500公斤大关。
  眉山2021年“一优两高”水稻生产竞赛活动“一等奖”获得者、种粮大户李俊清自豪地说:“我种粮从摸着石头过河开始,到种上1100多亩的优质稻,都是经过专家的指导,技术是过硬的、品种是好的、管理是先进的!”
  去年,具有中抗菌核病、抗倒性强、产量高、含油量高等特点的“天府菜油”油菜新品种“川油81”“川油83”紧锣密鼓在中江、新都、广汉、邛崃等地大面积示范。邛崃市牟礼开元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黄祥说:“我去年第一次示范‘川油81’‘川油83’品种比过去的好,综合算账,估计比过去每亩增产40公斤。”
  据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发布的2021年度四川省主要民生数据,2021年粮食播种面积9536.6万亩,比上年增加67.7万亩,增长0.7%。2021年,全省全年粮食综合平均单产375.6公斤/亩,比上年提高3.1公斤/亩,增长0.8%。
  面积在增,单产在增,这两个粮食生产重要指标联袂发力,使2021年四川粮食总产量达到716.4亿斤,比上年增产10.9亿斤,增长1.6%,跻身全国8个增产10亿斤粮食的省份之一。这也是四川继2020年粮食总量时隔20年后突破700亿斤大关后,再创历史新高!
  过去的一年,四川粮食生产可喜可贺,畜牧业生产形势亦是总体良好。生猪产能完全恢复;牛羊禽生产保持稳定;肉蛋奶有效供给水平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菜篮子”消费需求得到有效保障。仅全年出栏生猪就达6314.8 万头,较上年增加700.4万头,增长12.5%。
  在四川楼房养猪第一人吴柏林看来,川猪产业要发展,应推行规模集约化,多建楼房猪场。去年,他的第3幢楼房猪场在旺苍县普济镇建成,年存栏量达到了1.2万头。
  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园区和良田的强力支撑。在2022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几个数据令人眼前一亮——去年,新增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2个、总数达13个、居全国第一,出台耕地保护党政同责目标考评细则,建成高标准农田470万亩。
  一年来,四川攻坚克难,粮食和农业生产再获丰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巩固向好,步调与国内大好局面高度一致。

勾绘蓝图 再启征程
  展望新的一年,四川农业如何再寻突破、再奏凯歌?在2022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已勾画出一幅美好蓝图——全力保障粮食安全。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控“非粮化”,担负起粮食大省责任。推进“以粮为主、粮经统筹”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建高标准农田450万亩。全面摸清耕地底数,加快恢复补充,守住耕地红线。严格用途管制,农田必须是良田、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种粮。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开展“稻香杯”优质米评选,提高农机装备水平。落实稳定生猪生产十条措施,生猪出栏稳定在6000万头左右。
  大力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和成德眉资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创建国家现代农业园区2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区3个。发挥乡村振兴产业引导基金作用,加快乡村产业发展。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省级重点龙头企业98家,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录10.5万个,新增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试点县 80个。开展商标、地理标志品牌经济培育专项行动,打造一批“川字号”绿色优质农产品品牌,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15个以上。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