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伟诚 记者 游伍琼)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乡村振兴,重点在“人”这一活跃因素,关键靠人才。为推动全县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近日,四川省岳池县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围绕推动全县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开展调研。
近年来,在岳池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按照全县乡村振兴总体规划(2018—2022),围绕乡村振兴各阶段目标任务,相关部门多措并举、聚力推动、狠抓落实,农村人才规模不断扩大、聚人创业环境日益改善、发展保障机制逐步健全,全县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成效。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突出问题,如:乡村人才总量不足,兴业兴村缺人乏技;乡村人才结构不优,全面振兴漏项空目;乡村人才素质不高,智力支撑有名无实;乡村人才流失不少,服务三农缺手短腿;民间技艺传承不济,习惯需求踪迹难寻等。针对发现的问题,委员们积极发言、群策群力,为助推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献计献策。
——强化政策保障,优化创业平台,持续壮大人才规模。一是创建优美的宜居宜业环境。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整合涉农项目,重点在非贫困村道路交通、产业基础薄弱的地方加大支持力度;开展好科技、教育、卫生三下乡活动,协力办好村合作医疗,抓好民办学前教育,为干事创业人员解除后顾之忧,以良好的环境聚合人才。二是完善干部成长发展平台。建立激励机制,把乡村作为干部锻炼成长的主战场,将在基层工作经历作为提拔选任干部的重要条件;畅通乡镇、部门一般干部交流渠道,避免出现一时在乡镇、终身在乡镇的局面,进一步激发乡镇干部工作热情。同时,适当提高基层干部待遇,在绩效等级标准、差旅费等待遇上适当向基层倾斜,千方百计留住人才。三是打造能人起飞航母平台。将现有的农业园区完善提升,并以此为载体,引入优秀业主、返乡农民工、城市工商业者、农业科技人员、农业退休人员等在园区投资兴业、科技示范,将其作为在职干部定期实训基地和业主能力竞技的舞台。
——强化培训实践,加强能力建设,持续提升素质水平。一是加强在岗人员能力提升培训。行业部门要主动作为,邀请农业专家、教授,组织县乡农技人员高频次高质量开展继续教育,重点进行市场经济知识和新技术培训,切实提升农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二是推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要深入推进基层减负行动,重点减轻县乡农技人员业务报表包袱,减轻非专业工作量,抽出更多的时间下村驻点开展课题研究、包区试点示范、包村包片技术服务,丰富实践经验,提升专业能力。三是构建传帮带良性循环。积极引导有经验的农技人员主动帮助农技新人,亲身传授经验,带动新入职农技人员快速提升专业技能,避免出现技术断层现象。四是鼓励经营主体能力再提升。政府可适当补贴学费支持农业业主进入专业学校再学习再深造,切实提高业主专业文化水平,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带动农业产业提档升级。
——严格相关纪律,加强人员管理,推动人才合理流动。
严明用人纪律。坚持执行乡镇新招录公务员五年服务期限制度,严格管控县级部门“抽而不调、长抽不退”借用乡镇人员的行为,避免出现乡镇大量人岗分离现象,缓解乡镇工作人员不足问题。严肃工作纪律。建立完善县级部门驻乡镇各站所考核制度,除执法工作外,其他为农服务的日常工作交由乡镇安排管理;进一步细化工作责任,坚决杜绝下辖站所自立山头、各自为政,督促其积极配合乡镇开展工作,切实发挥职能部门的应有作用。坚持良好用人导向。秉承人尽其才原则,按照专业所长对口安排工作,发挥人才最大作用;同时,细化绩效考核层级,以层级差别作为干部提拔、职称晋升、经济待遇等级评定依据,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强化挖掘提升,发扬民间技艺,丰富群众社会生活。一是抓好民间艺人从业人员普查。乡镇及县级相关部门要坚持深入村组,全面探寻怀有高超传统技艺的民间艺人,并如实登记造册,全面摸清基数;对于即将失传的传统技艺,应加大扶持力度,通过奖补等方式鼓励艺人继续弘扬,并引导更多群众参与学习、传承。二是鼓励民间艺人能力提升。政府搭台,组织民间艺人进学校再深造,提高知识文化水平,提升专业技术能力。鼓励其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工艺相结合,推动传统技艺完善提升,使传统技艺产品更贴近当代社会潮流。三是加强展示表演宣传。可通过组织文化展览会、农民工技能大赛等方式,将传统工艺及作品集中展示,提升传统技艺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同时可组织民间艺人组团下村开展文艺表演、跨乡对台竞技等,进一步传承、弘扬民间艺术。
——强化统筹协调,优化人才结构,逐步适应多元需求。大力引育二三产业专业人才。目前农村最为紧缺的是从事农产品加工、农产品专业营销的龙头人才,要通过政策激励、宣传引导、服务保障等措施加大招商引资、就地培养力度,建立联动机制,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带动乡村全面振兴。统筹使用专业技术人才。县上将富余的技术人员、部门高层次人才、工程师等统筹起来,组成“三下乡”服务队、专家服务团等到规模经营范围大、农业基地数量多的重点村做研究、搞示范、抓服务,做到人尽其用,避免人才浪费。加强农村紧缺人才调配。对乡镇急需的工程设计、工程技术监理、安全管理、文化文艺、乡村医生等专业人才,可通过择优选拔、在岗能力提升培训、购买第三方服务等多种方式向基层调配,切实加大乡村人才储备。
——强化组织保障,整合资源要素,统筹推进队伍建设。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牵头部门定期研究工作,责任部门各尽其责;建立定期沟通协调推进机制,促进县乡之间、部门之间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工作高效开展。二是将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纳入全县十四五规划,县乡及相关部门将该项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并与绩效考核挂钩,严格进行考核;同时,完善专技职称考评办法,以专业技术能力作为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三是强化要素保障。在科技人员下乡试点示范经费、器材设备、后勤物资等方面予以适当保障,在农村补短板、强弱项等业态或项目上予以重点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