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爱媛现象”很正常 科学种植才重要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1-12-02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刘佳 文/图
  从动辄十几元一斤,到以“果冻橙”之名走红网络。近年来,爱媛38号无疑是现象级的“水果顶流”。
  可今年,从地头价的1元/斤,到市场价的3元/斤,这个曾经的“水果贵族”无疑跌落凡间。如何看待这样的市场新变化,其背后蕴藏着怎样的产业发展规律,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一些柑橘种植的一线“土专家”。

image.png

爱媛38果冻橙

换种改种应对市场
  初冬的眉山市东坡区,绵延的山坡上,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果红叶绿。
  11月28日一大早,当地崇仁家庭农场负责人李同年便组织了十几人采摘爱媛。“这两天的爱媛,口感极好,所以来收的人特别多。”
  东坡区种植了12万亩爱媛,位列全省第一。早在2007年,当地就有3个种植户最先引入爱媛试种,现年77岁的李同年正是其中一员。
  “当时,我们主要是引进爱媛的枝条进行高换。”李同年是种橘的“老把式”,在换种爱媛前,他转包经营了一个120亩的果园,里面大都为椪柑、脐橙等品种,在他看来亟需改种升级。
  “水果这种东西,种的人一旦多了,价格自然就下来了。”李同年说,通常一个品种的柑橘大面积推广种植4至5年后,就需要更换品种,否则就可能出现因产量剧增引起的“果贱伤农”。
  他的这一看法,也确有行业支撑。以脐橙为例,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的脐橙产量从1974年的年产400斤,发展到1998年的近亿斤,价格却从过去的2~3元/斤,下降到现价1元/斤左右。
  作为省内传统柑橘产区,眉山当地素有柑橘改种换种的传统。李同年说,当年他其实一共引进了十多个柑橘品种,但一番试种后,他发现唯有爱媛38号和家乡“水土相符”,且口感和品相皆出类拔萃。所以,他很快高换了1000窝爱媛38号。
  随后的两三年,李同年的爱媛接连投产,但效益却让他始料未及。
  “卖不出去,很多都烂在了园子里。”由于是新品种,彼时来东坡收购爱媛的省内客商寥寥无几,李同年只得把希望寄托在外地客商。然而,爱媛先天皮薄肉嫩,对运输要求较高;而彼时当地还没有专车收果,果农们大多将摘下的果子用竹筐打包,交给客商散运,所以导致爱媛在运输过程中损坏率极高。
  虽然亏了钱,但李同年仍然看好爱媛的好品质并坚持种植。2012年左右,东坡区开始大面积推广种植爱媛38号,而随着消费认知度的不断提高和运输的提档升级,这种早熟杂柑逐渐成为市场的“宠儿”,“我印象中,最近几年爱媛的地头价已经达到4-5元/斤,最火爆的时候,地头价甚至达到10元/斤。”李同年说。

image.png

被称为“果冻橙”的爱媛38号

科学规划科学种植
  这两天,正是爱媛套袋果大量上市的时节。平均3元多一斤的地头价,虽比前段时间好了一些,但仍让许多果农嗟叹不已。
  而面对低迷的市场行情,已有50多年种果经验的李同年却并不意外。“目前,柑橘的产量确实逐年增加,但就像我之前说的,产量大了,势必会垮价,所以什么东西都怕大家一窝蜂上。”
  相关数据确实也反映了这一点。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作为全球柑橘的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我国柑橘产量已从2016年的3591.5万吨增长至2019年的4584.5万吨,2021年预计达到5399.1万吨。
  如何应对这一问题?李同年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各地农业部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柑橘种植面积,并指导农民科学选择品种。二是通过积极的引种、选种、试种,甄选出高品质的柑橘新品种,推广种植。
  “第三,就是要根据爱媛的这个果子的特性,指导大家科学种植。”李同年说,爱媛38号的“货架期”可从当年10月持续至次年2月,其间自然降酸糖化,口感趋优。通常情况下,其口感品质最佳期大约在11月底。但其间就怕遇上霜冻期,导致返酸。所以各地也应根据实际情况,推广“薄膜覆盖”“单果套袋”等留树保鲜技术。“给果子穿上防冻的’衣服’,一件不够穿两件,这样也可实现品质的整体提升。”李同年说。
  而东坡区三苏乡望苏村宇翔家庭农场负责人蒋秋玉,已经将科学种植落实到实践中。“好的品质才能决胜市场。”2014年,蒋秋玉建起了自有果园,种了不到40亩的爱媛。可她很快发现了差距。这个差距主要体现在价格上,同样是爱媛,浙江象山县产的可以买到10元/斤的地头价;但在东坡产的平均也就4元多一斤。
  “为此,我还专门去走访了一番,结果发现别个就算只种了两三亩,也是建了大棚的。”蒋秋玉说,大棚能够很好的保温抗冻,为此她筹资建起了大棚,并配备了滴灌、喷灌设置。而今,园内的果子可以选择最佳时期采摘,品质得以充分保障,从而价格也极具竞争力。“今年行情不好,但我们果园果子以88元/8斤,98元/9 斤的价格走微商,仍然供不应求。”蒋秋玉说。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