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供需错位,好木难自给 优化结构,好材值得等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18-03-15

    四川农村日报记者 吴平
    今年“3·12”植树节,记者从省林业厅获悉,四川每年有1800万立方米的活立木采伐限额,最终只用到300万立方米,大部分还是因为重大征占地项目而消化的,因为不成材,卖的钱还抵不了人工费。与此同时,从青白江口岸,每年要进口100万-200万立方米的原木。在种植品种方面,一方面巨桉价值下降,农户收入减少;一方面价格颇为坚挺的红椿却少有人种。
    为提升森林生态价值,优化林木产品结构,稳步提高林农收益,四川在大力推进有山皆绿、重点补绿、身边增绿的基础上,还推行了国家储备林、乐山岷江大渡河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等项目。同时,以造林合作社、专业造林公司等为抓手,丰富全省优质用材林的储备。
    目标
    今年我省将完成营造林1000万亩,新增森林面积582万亩、森林蓄积18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0.8个百分点。
    行动
    为提升森林生态价值,四川在大力推进有山皆绿的基础上,还推行了国家储备林、乐山岷江大渡河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等项目。
    建议
    分配有林木采伐限额的基层政府,可以主动作为,带动群众淘汰没有经济价值的杂木、灌草,为新建优质用材林等腾出空间。
    现象聚焦
    供需出现错位 优质用材林空白多

  2018年1-2月四川进口原木10.4万吨,进口值1.3亿元,平均一吨1250元;而高县国有林场主伐期的杉木价格是1200元/立方米,马尾松470元/立方米。国外原木在价格上并无较大优势,缘何省内所需原木多为国外进口?
    四川板式家具(相对于实木家具,人造板为主要基材)产值已位居全国第一,围绕该产业,全省培育工业原料林面积超过3000万亩。
    然而,这3000万亩当中,大部分是巨桉等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实木产品的原料基本靠进口,每年有100-200万立方米的原木从青白江口岸入关,多是来自北美、欧洲、东南亚的樟子松、红松、柏树等。
    在营造林上,有两个一边倒:2017年,用材林、经济林营造面积分别为80.89万亩、567.05万亩,前者只占后者的1/7;此外,用材林又一边倒向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由于优质用材树种的推广有限,洪雅国有林场繁育出的柳杉、杉木良种,去年报废了700斤。“当年不栽,第二年就不能用了,心疼却也没办法。”林场员工陈国全说道。
    在本就少有的中长期原料林中,不少柳杉、松树、柏树林因播种过密等导致长势过慢,难以成材。据统计,全省中幼林占森林面积40%,人工林每公顷蓄积约52立方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低产低效林超过3000万亩。
    在需求端,消费者对绿色健康的家具和家装产品越来越青睐,少甲醛的实木和质量更高的板式家具产品成为很多家庭的首选。与此同时,在深入推进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的业态中,大量建筑从对钢筋混凝土的依赖转为以竹、木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期与环境协调并减少建筑垃圾污染。即使是板式家具,也离不开高质量的原木。例如,胶合板(可弯曲变形)需要由原木旋切成单板或由木方刨切成薄木;多数出口的中高纤维板都需要添加马尾松这些纤维较长的原料。
    随着消费升级,相应的产品结构调整,市场对高质量木材的需求将越来越大。
    另一方面,国外对环保和林木资源的重视,使之开始限制出口。例如,国外木浆2017年下半年的进口量锐减,导致国内竹浆每吨价格比2016年猛增1000元。满足优质木材需求,在用好国外市场的同时,宜提高国内自给能力。

2.jpg

资料图片

    问题分析
    生长慢周期长 中小造林者不堪其负

  虽然供需矛盾一直存在,但省内造林企业和林农却反应冷淡,一些以实木为原料的工厂也较少建设自己的原料林基地。
    前些年乐至县确立了红椿为当地主要造林树种之一,规划发展数万亩红椿基地。2014年12月,乐至县林业局通过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采购了省级林木种苗示范基地、四川安龙天然林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的41余万元的红椿树苗。
    然而2018年3月,县林业局造林绿化科技股负责人杨天兴介绍,村民嫌弃红椿长得太慢,长了多年才只有几公分,便淘汰改种经济林了。“乐至属于浅丘地区,到坡顶都是耕地,树苗占了耕地,村民几年见不到收入,心里都是慌的。”杨天兴说道。
    坚持下来的唯有四川旭宏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该公司负责人冷某介绍,他不到20岁就入行苗木产业,2009年红椿的价格是1000元/吨,有些家具厂需要,但供应极少,他便到重庆江津以及乐至本地买了苗子,当时70-80公分高的红椿苗卖0.9-1元/株。
    如今该公司已发展1万亩红椿原料林,覆盖乐至县三个乡镇,累积投入1亿元,目前胸径10公分以下、10-20公分、20公分以上的各占1/3。一亩种100株红椿,20公分的一株能产材100-200公斤,按照最高2000元/吨来计算,在主伐期,一亩红椿最高产值40000元,亩均年收入为4000元。
    省种苗站工作人员吴开志介绍,红椿是四川优质的乡土树种,适栽范围广,木质有特殊的红色,且木材硬度很高。这样的收益水平,比大部分传统作物要高,虽然少于一些经济作物,但风险很低,技术要求以及成本投入也低。
    转变观念
    推广良种良法为“小老树”正名

  由于生长慢,村民有“抵触”可以理解,但确实也存在很大“误解”。
    省种苗站站长吴春燕介绍,川柏就是被“误解”的一个代表,它在乡间被叫“小老树”——几十年还只有碗口大小。其实,川柏的不良生长跟当年为保证成活率而采取的密植有很大关系。
    同时,川柏还被国家纳入珍稀树种。绵阳三台县“金鼓国家柏木良种基地”的工作人员通过精心管护,发现该树种在保证生长空间和水肥的条件下,生长速度上并不是那么慢,而且材质非常优良。
    目前,马尾松、日本落叶松、红桦、川柏、桤木、桢楠等主要优质造林树种都已有了良种。杉木第二代良种,9年生的平均胸径13.1cm,最大23.7cm,到了主伐期,比普通杉木每亩可增收3500元。
    然而,一些买了良种回去栽种的村民却反映,看不出“良”在哪里。对此,吴春燕表示,有了良种,还应配以良繁和良法。用材林的栽种管护并不需要特别精细,在刚栽下的前几年,只要稍微多施肥、浇水就可以使长势有显著提高。
    启动专项
    项目市场两手抓政府民间齐发力

  除了做为工业原料,优质用材林对于森林物种的生态多样性、资源丰富性以及生态产品产品,都具有重大意义,也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为此,我国于“十二五”期间就启动了木材储备战略,主要发展大径级、优质用材林。
    省林业厅计财处提供的数据显示,2014-2017年,中央、省级财政投入7500万元,在川建设22.2万亩储备林,种类包括桢楠、香樟、油樟、鹅掌楸等优质树种。但是这22.2万亩中,既有新造林,也有对现有林分(指内部特征大体一致而与邻近地段有明显区别的一片林子)的改培以及抚育。单靠政府财政,难以支持储备林又快又好的发展。
    为此,2017年四川乐山岷江大渡河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示范项目正式启动,乐山市林业局与市农发行签订了五年共20亿元的合作协议,成为全省唯一一个林业融资示范项目。立足林业质量不高、产业不优、分布不均、效益低下、功能退化等问题,通过项目实施,林分结构不断优化,森林质量和生产力显著提高。古蔺县林业局结合全县林业基本情况,由县黄荆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向农发行申请到1.8亿元贷款开展国家储备林建设,期限15年,宽限期4年,为全省首笔发放的国家储备林贷款。
    此外,中长期原料林风险低、性价比高的特点也吸引了一些造林企业。中天地林产集团负责人曾勇表示,雅安林地资源丰富,他们已种有3.8万亩柳杉,以及相当数量的香樟、银杏等。
    最后,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指出,分配有林木采伐限额的基层政府,可以主动作为,带动群众淘汰没有经济价值的杂木、灌草,为新建优质用材林等腾出空间。
    相关阅读
    增绿不减速绿化行动加码

   (记者 王成栋)截至去年底,全省森林覆盖率超过38%,较五年前增加2.81个百分点。3月9日,全省林业工作会公布了目前四川的生态“家底”。
    今年,我省将完成营造林1000万亩,新增森林面积582万亩、森林蓄积18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0.8个百分点。在全省林业工作会上,今年增绿目标被正式确定。这个目标,是正常年份营造林数量的两倍左右。
    这些目标该如何完成?首要是增绿,确保造林存量、开拓增量。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省仍将开展重点生态脆弱区治理、荒山荒坡造林、森林城市群建设。而在开拓增量方面,我省首次提出启动实施长江干流岸线生态修复和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扩域。
    省林业厅产业处负责人还表示,今年四川将培育现代林业产业基地150万亩,评定现代林业产业示范基地100个,认定森林食品基地15个。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