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泸州龙马潭区:“四变”激活乡村旅游发展新动能
来源:四川新闻网 时间:2021-11-09

 为解决乡村旅游资源利用率不高、产品吸引力不强、配套设施不足等难题,泸州市龙马潭区结合镇村资源盘活重组,以经济区理念优化产业布局,以市场化发展探索运营模式,通过资源整合、产业联动、基础配套提升等方式,构建科学完善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体系,实现龙马潭区乡村旅游发展有格局、有质感、有效应、有前景。

转方式,变资源为资本

通过盘活资源,促进资源向资本转化,带动农户参与乡村旅游,实现助农增收,有效解决两项改革后,合并村集体经济融合发展难、农民增收渠道少与闲置资源利用不充分并存的问题。

整合闲置资产资源。激活农户闲置资产,创新“土地入股分红+劳务工资+经营收入”旅游增收模式,流转3000余亩农户土地,改造利用农户闲置住宅1100㎡,建设渔米家农家乐、特色民宿、游客接待中心等,通过农宅“入股”、劳务参与项目经营等方式,带动当地30%村民就近就业、创业,拓宽村民增收渠道,共享乡村旅游红利。

整合乡村人才资源。搭建服务平台,挖掘乡贤、文旅能人资源,建立区镇村三级“文旅能人库”“乡贤联谊会”,通过“聚智、聚财、聚力”,打造泸州简氏乡村有机农场、十里渔湾生态园等农旅示范项目,带动当地百姓增收致富,实现百姓年户增收1.1万元,将各类人才资源转化为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强大力量。

整合乡村生态资源。依托松滩桥水库、十里渔湾等生态资源,以生态渔业养殖为基础,以农事体验为主题,发展近郊休闲垂钓观光旅游,打造乡村旅游为特色的新农村示范园区,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带动成鱼远销重庆、云南、贵州等地,切实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结出累累硕果。

促融合,变劣势为优势

充分利用近郊区位优势,坚持“文旅+”发展理念,建设城郊半小时乡村旅游经济圈,破除旅游资源不足、景区景点知名度不高、旅游经济发展条件不优的瓶颈。

“文旅+农业”互补发展。依托农业产业资源,以赏花观景、生态采摘、休闲垂钓为主题,打造桐心院子、天香花谷等乡村旅游景点。培育“泸龙青花椒”“中蜂蜂蜜”“双加葡萄”等农产品品牌,通过旅游商品大赛、旅游交易会等途径,提升市场知名度,打造核心产品,变产业单打独斗为联动共赢发展。

“文旅+体育”双向发展。结合全民健身理念,以文旅体验为内容、体育活动为载体,积极探索文化、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打造龙马潭区活力新名片。有计划地培育乡村夜跑活动品牌,定期举办环松滩湖马拉松比赛、农民工运动会、全民健身健步走等活动,每年吸引游客10万余人次参与,带动文化旅游综合收入超过5000万元。

“文旅+商贸”联动发展。充分发挥龙马潭商贸先锋区优势,借助酒博会、商博会、农交会等活动,宣传乡村旅游资源,展示地方特色文化。利用电商平台和物流体系,采取直播带货等促销手段,助推农旅商品销售,激发乡村旅游消费动力。挖掘非遗文化、传统民俗文化,建设万富金街潮流街区,打造24小时不打烊夜间文旅消费新地标。

换思路,变美景为场景

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特点,不断丰富产品业态,通过景观打造、品牌感知、文化体验等渠道,打造乡村旅游场景IP,将美丽乡景向消费场景转化,解决吸引力不强、竞争力不足等问题。

打造乡村生态场景。“十里渔湾”持续推行“微改造”,以“绣花”功夫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统筹保护山水林田,建设具有乡村特色的绿化景观,打造绿水青山的秀美田野、秀丽水体、秀色山体,展现自然美,形成山水与乡村融为一体、村居与田野相得益彰的可持续发展样本。

打造市场经营场景。桐心院子共享农庄创新合作经营模式,推进产业和社会资本再结合、再合作,健全完善“三位一体”新型合作经营体系,构建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探索共同富裕先行先试新机制。开展以“三位一体”、农村集体产权、乡村治理、“两进两回”为重点的新时代乡村集成改革,逐步实现共建共享。

打造乡土文化场景。双加镇大冲头村探索创新农村公共文化空间载体,打造乡土文化沉浸式体验服务。创新举办“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乡村文化旅游节、汉服秀、摸鱼大赛、坝坝宴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加强民间艺人、能工巧匠、非遗传承人等多元化乡土人才培育和传统工艺保护与传承,建设乡土文化展示基地。挖掘乡村优秀民俗、农耕、节庆、名人、祖训家规等文化资源,塑造和谐共生的美德风尚,展现人文美。

强基础,变配置为配套

以游客“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为需求导向,不断加码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完善“旅游功能化”改造,努力解决设施滞后、游客体验感不强的问题。

实施交通旅游融合发展。充分发挥龙马潭区综合枢纽集聚优势,实现“快进”“慢游”。新改建乡村旅游路100余公里,扩展乡村旅游路网,实现乡村旅游重点镇、重点村、重点景区通达四级及以上公路,开通直达乡村旅游景点的公交线路27条,实现城区游客两元钱即可进入乡村旅游点,打通乡村旅游“最后一公里”。

推进“旅游功能化改造”。探索文旅设施共建模式,实现文旅公共服务资源的整合共享,试点设立镇文化旅游服务中心。引进文化、娱乐、餐饮等龙头企业2家、经营大户21家,筹措资金约3.8亿元,对游览步道、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等配套服务设施进行改造,打造多人秋千、浪荡桥、薰衣草花海等20余处网红打卡点,新建游客接待中心2个、民宿60余间、停车场约3.4万平方米、新改建旅游厕所23座。

提升市场服务配套能力。打破行政区划限制,跨村整合资源,推出2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实现区域乡村旅游“点线面”联动布局,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全区36家文旅企业组成文旅企业联盟,策划包装生态观光、民俗文化、农事体验等特色旅游产品,有效链接川、滇、黔、渝等地,大大延伸旅游市场服务半径。支持有条件的镇村争创天府旅游名村、名宿、名品等乡村品牌,不断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市场附加值。(龙马潭区宣传部供稿)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