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三十余年柑橘种植习惯和品种结构
四川农村日报记者 官国雄 樊邦平
“最初计划300万元建果园,最后竟花了800万,一棵小小的柑橘树几乎让我资金链断裂,这哪是搞农业哦,分明是烧钱嘛。”2月6日上午,青神县黑龙镇鸿华村乐天果业基地旁,返乡创业者张义云向前来检查的副镇长陈建六抱怨道。
“现在种柑橘,必须高标准、高规格、高质量生产,以前那种依靠化肥农药来提高产量的种植方式行不通了,‘种好地,花大钱’是必须的。”听到张义云的抱怨,陈建六“打趣”道。
这是记者在青神县看到的一幕,返乡创业者和副镇长的对话背后折射出了当地农业的一个新现象。
返乡创业种柑橘 遭遇“苛刻”标准
青神县黑龙镇鸿华村乐天果业400余亩果园内,各类杂柑挂满枝头,十余天后,这批晚熟杂柑将陆续上市。
“此前,从未想过种柑橘还有这么多要求,不仅要改良土壤酸碱度,还要提高土壤有机质;不仅要深挖沟广耕地,还要严控挂果量杜绝化肥农药……”回忆起三年来返乡创业的经历,张义云大呼想不到当地柑橘种植标准如此严格,更颠覆了他对农业的认识。
三年前,因看好柑橘的发展前景,张义云和朋友合伙,回到家乡流转了400余亩地,历经改土、耕地、施肥等环节,在2015年8月种下第一棵柑橘苗,本以为繁忙的工作就此结束,没想到后续柑橘树的管护更为细致和繁琐。“不能使用农药和化肥,必须按照柑橘树的叶子总量来确定柑橘的数量,110片叶子对应一个柑橘,多余的柑橘必须尽快摘掉丢弃。分管农业的副镇长更是不定期深入果园,抽查执行情况,遇到不合格的,还要求必须立即整改。”张义云说。
历经三年的磨练,这位门外汉几乎成为了柑橘种植行家。起初计划的300万元建园费很快耗尽,张义云说服合伙人,定下冲击高端柑橘市场的目标,及时筹措资金,最终花费了800余万元,按照县上的标准建起了400亩的柑橘园区,这里也因此成为全县最早建成的高标准园区。
三年建设,张义云的高标准柑橘园终于结出了高品质的柑橘,今年初,前来洽谈的采购商到地里转一圈,便立马拍板下了订单。
“我们的柑橘含糖量高,口感佳,这都是规范化果园和优良品种打下的基础。”张义云告诉记者,今年柑橘树首次挂果,预计产量能达到20万斤,接下来将把产量控制在80万斤左右,按照当前市面上8元/斤的销售价格计算,这片园区的优质杂柑将带来600余万元的销售额,再干4年收回成本将不是问题。
资料图片
不求产量求品质 掀起“产业革命”
张义云的果园不是个案,在乐天果业几公里之外,一场轰轰烈烈的高标准园区建设正紧锣密鼓开展,成片的荒山被开垦成果园,园区内,水泥路四通八达……
“我们镇以工业为主,此前仅有散户种植椪柑,今年我们要新建4000余亩高标准柑橘园,届时,黑龙镇将成为全县高标准柑橘园的示范镇。”黑龙镇镇长唐阳说。
从去年起,一场果业革命在当地拉开帷幕。青神种植椪柑已有30余年历史,种植规模达10万余亩,素有椪柑之乡的美誉,椪柑早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引擎,而如今却要重新建园,改种其它品种。
“随着晚熟杂柑的崛起,以及市场消费的转向,椪柑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产业结构必须做出调整。我们将压缩椪柑比例,种植时新品种,发展高标准果园,重塑青神柑橘品牌。”青神县农牧局总农艺师徐海涛解释道。
为此,当地实施椪柑“双品双晚”发展战略,占领晚熟柑橘产业高地。同时,还鼓励种植户按每亩1.5万元的基本标准进行建设,政府为每亩高标准园补贴1500元,这个建设标准是传统椪柑园建设标准的5倍。
西龙镇钟家山村椪柑种植大户张云国是最早自发探索品种改良和标准化种植的农户,他也尝到了改革的甜头。
2000年张云国开始种植椪柑,2008年在当地率先改良品种,种植杂柑。如今他的300余亩柑橘园,一年的利润便可达到100余万元。
“高标准种植柑橘,我每亩地投入了3000余元,比别人多一倍,为啥?因为你骗土地,土地就会骗你。”张云国认为,种地不要怕花钱,种果树要像养娃一样,只有规范种植,才能保证产品的品质,也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据悉,去年以来,青神县的10万亩椪柑中,已有5万亩调整了品种,此外当地还新建设了2万亩高标准柑橘园区,传统椪柑品种在当地的种植面积已被压缩至1/3。去年底,当地的爱媛系列杂柑,离地价最高卖到了20元/斤,助农增收效果明显。
“今后五年,青神椪柑产业将以抓大放小、招商选资、抓晚放早、引优强本为手段,争取建成国内特色晚熟柑橘生产基地;形成一套成熟的生产管理模式,培育一个国内领先的杂柑品种,找到一个成功的销售模式,最终形成一个20亿产值的农业支柱产业。”徐海涛说。
记者手记
现代农业
以质取胜
2018年省委一号文件提出,实施质量兴农和绿色兴农战略,全面建立农业绿色生产评价体系、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和考核体系,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在总量供应充足之后,农业发展面临转型的必然趋势,必须紧跟市场,拿出更多高品质的产品来。
高品质的农产品从哪里来?答案是从严格的生产过程中来,从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中来。
正如张云国所言,“你骗土地,土地就会骗你”,当下的农业唯有以质取胜,用心对待,才能更好地走向现代。椪柑之乡敢于打破三十余年的种植传统和产业结构,大胆改革,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恰恰是追求高质量农业的体现,记者为这里的探索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