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四川去年蔬菜量足价低 今年注重优选品种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18-02-08

    四川农村日报记者 刘佳 文/图
    1月19日,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发布2017年我省多项经济数据。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我省鲜菜价格下跌6.5%。相较于前两年持续走高的菜价,2017年我省的蔬菜行情总体呈量足价低的态势。
    对此,相关业内人士认为,菜价的变化主要受产能和气候两大因素影响。进入新的一年,应对激烈市场竞争,专家建议种植户应积极关注市场动态,优选种植品种,适度安排种植规模,适时安排上市时间。
    记者调查
    去年菜价普遍“亲民”

    “和前两年相比,去年的蔬菜价格总体偏低。”2月5日,成都市石羊场街道大源农贸市场蔬菜销售商王波回忆起2017年蔬菜价格,最大的感受是以“跌”为主。“比如,冬瓜批发价大概2.8元/公斤、白萝卜2.1元/公斤,平均价格下跌10%左右。”王波说。
    “2017年的菜价走势,比较像一个抛物线。”都江堰蔬菜质量安全联盟负责人蒯世军告诉记者,从去年冬天开始,成都本地的蔬菜价格就出现了 “大跳水”。“年初时,莴笋、大白菜、莲花白基本成本都回不了;后来随着气温回升价格有所上涨。到了夏季,菜价基本回升到高位,随着秋天到来又下跌。”蒯世军说。
    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日前发布的报告也显示,2017年成都市的蔬菜价格出现了2012年以来的首次下跌,共拉动CPI下降约0.18个百分点。其中,花菜、莲花白、大葱跌幅超过20%,莴笋、洋葱头、白萝卜和大白菜跌幅超过10%。至去年11月,全年有6个月发生过相关保险赔付。
    从各月同比来看,年初成都市场蔬菜供过于求,导致2月、3月蔬菜价格均低于2016年30个百分点以上。至4月气温较快升高,蔬菜上市量相对减少,同比跌幅才迅速收窄。虽然6月-8月菜价恢复到高位区间,三个月平均涨幅超过15%,但不及前期跌幅。秋季蔬菜集中上市后,价格回落。
    不仅在成都及其周边,去年全省的蔬菜价格普遍“亲民”。“叶菜类蔬菜价格尤其低迷,茄果类价格也不行。”彭州濛阳蔬菜市场副总经理吴军说。
    四川农村信息网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我省过半蔬菜价格下跌。尤其到了四季度,应季蔬菜价格下跌明显。包括油菜、莲花白等叶菜类蔬菜跌幅接近10%。

3.jpg

徐开友在展会上展示新品种蔬菜

    原因分析
    受天气种植规模等影响

    对于影响蔬菜价格走势的原因,业界普遍首推天气因素。“按道理,岁末年初由于天冷、过节等因素,蔬菜价格普遍较高,但去年却并非如此。”乐山市蔬菜流通协会会长谢幼林告诉记者,2017年年初,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偏暖,加速蔬菜生长速度,以致省内多地本地蔬菜与外地蔬菜收获期重叠,从而形成上市高峰,供过于求。
    除了天气,种植规模也成为业界普遍认同的一个影响蔬菜价格下跌的重要因素。“以西红柿为例,2017年其价格普遍偏低,到10月、11月份批发价更是跌至2元/公斤左右,这与云南、我省攀西地区的西红柿种植面积大幅增长不无关联。”吴军告诉记者,西红柿批量上市后,运到市场一旦出现滞销,商家往往会压价促销进而影响生产前端的收购价;对于农户而言,一旦收购价格过低,极容易导致其捂货惜售。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菜篮子工程的双向效应。”谢幼林认为,前几年菜价的“高歌猛进”,一方面刺激了生产前段的大量扩面,但并不利于消费者。而随着蔬菜播种面积的增加,市场供应进一步丰富,消费者也可以享受更加平价的蔬菜。以乐山市为例,2017年年初时该市蔬菜种植面积已突破100万亩,仅市中区种植面积就超过30万亩。“种植面积扩大后,应对市场竞争,就需要及时掌握市场行情,在品种上做文章。”谢幼林说。
    新年展望
    优选品种 适时上市

    经历了2017年菜市价格的下跌后,业界人士纷纷认为2018年各地蔬菜种植规模和结构将出现调整,而优选品种、适时上市或可带来不错的市场收益。
    “这是我们新引进的叶用萝卜、沙拉白菜、还有卷心白菜……”2月5日,在彭州市濛阳镇桂桥村,当地凤霞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徐开友向记者展示了合作社最新引进的一批蔬菜。
    在经历了去年年初菜价的“断崖式”下跌,徐开友去年引进了近10种新品蔬菜进行试种,试种面积约10亩。目前来看,市场反应还不错。徐开友以沙拉白菜为例,去年他们合作社的普通大白菜的收购价为0.6元-1元/公斤,而这种新品白菜的价格可达到12元/公斤。在去年年底举行的“2017成都农业嘉年华”上,徐开友特意带着这批新品蔬菜进行展示,收获了不错的口碑和关注度。“总是生产大宗蔬菜肯定不得行,我们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调整我们的种植品种,进一步开拓市场。”
    正在尝试开拓市场的还有蒯世军。“目前,我们试种了8亩冰菜,市场反应还不错。”蒯世军告诉记者,由于数量稀缺,目前冰菜尚属餐桌上的“贵客”。地头收购价大约为16元/公斤,如果亩产达到5000公斤,则一亩产值可高达8万元。“一些外观、口感俱佳的新品蔬菜,确实有不错的市场反馈,但如果大力推广,也必须考虑市场的接受度。”
    除了试种新品种,大宗蔬菜该如何应对市场变化?相关专家则表示,积极关注市场行情,适时上市避开蔬菜集中上市时段,是一种应对市场变化的有力手段。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