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变变变 小小竹子富万家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18-01-31

    竹编灯笼、竹编画、竹编瓷胎、竹编家具……
    四川农村日报 周汉兵 文/图
    在农村,随处可见的竹子除了编篾器外,很多农户没有把它充分利用起来,每公斤竹子的卖价不过2毛钱。然而,南充市高坪区却凭借小小竹子,延伸了产业链条,创造了巨大价值,闯出了一条绿千座山、种万亩竹、让万人就业、带万家致富的“财富道路”。
    竹子“七十二变”
    家家能生财

    1月24日,笔者在南充市高坪区斑竹乡看到,沿线的竹编加工点一派忙碌。不少农户的院坝里堆满了竹子,场镇一条街上几乎家家户户都是“加工车间”,村民们正在编织竹器。
    在场口的竹编生产厂里,10多个工人正在有序加工,编织灯笼、竹编画等,吴晓华就是其中一个。她是斑竹乡庙子沟村的村民,以前和丈夫一直在广州打工,每个月工资有3000余元。但当地生活成本高,除去往返路费,一年下来,结余并不多。从2012年起,她在老乡的介绍下,来到乡里的竹编加工厂上班,现在成了熟练的产业工人。“我算得上熟手了,一天可以编10多个灯笼。”吴晓华说,自己平均每个月有2000余元的收入。“现在收入虽然要低些,但是在家门口上班,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吴晓华对这份工作还是比较满意。
    斑竹乡党委书记姜尤俊介绍,乡党委、政府依托竹艺公司,先后对2000多名村民进行了竹编技术培训,1000余名村民通过培训实现了居家灵活就业。

3.jpg

村民在查看竹编产品

    高坪区竹资源丰富,全区有各类竹子11.5万多亩,但怎样才能把这廉价的竹子盘活呢?
    2001年底,高坪区成功引进一家竹业企业,很快,该区乡镇都成了这个龙头企业的第一生产车间,全区设有40多个竹子初加工编织点,为企业加工竹笆等产品。
    为让小小竹子产出大效益,2009年,高坪又成功引进竹艺公司,以斑竹乡为基点开办竹艺培训学校,带动斑竹、胜观、隆兴等乡镇村民从事竹编产业。目前,全区有22人被评为竹编工艺技师,130余人被聘为技术工人。这150余名骨干,成为全区竹编产业发展壮大的坚实技术支撑。据竹艺公司负责人万学介绍,从事竹编产业的员工,只要能动手,懂技术,平均每月可获得1000元左右的工资收入,技术熟练的可达到3000元左右。
    该区采取 “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模式,先后在斑竹乡倒马坎村、石圭镇璧山村、胜观镇东林寺村等地开办竹编生产点,组织开展竹编技能15期,培训农村留守人员5000余名。培训合格的村民都能熟练地制作出竹灯罩、竹编书画、竹贴画、画屏等20多个品种。目前,这些竹编点逐步形成了就地生产、企业收购、网络销售的竹编产业链,从事竹编生产的平均每人每月收入达1500元-3000元。
    高坪区鼓励企业和农民瞄准家具市场和竹编工艺品市场,让竹子变成竹帘、竹板、桌子、椅子、竹画等产品,先后研发出200多种竹编产品品种,让竹子“七十二变”。在龙头企业、专合组织、业主的带动下,目前全区有近万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从事竹编工艺编制、加工生产等,闯出了一竹富万家的产业化发展道路。
    精美工艺画一幅卖到4万元
    竹工艺品技术含量高,但制作附加值也高。高坪区在充分用好竹资源普惠于民的同时,积极研发生产以竹编画为主的尖端产品。笔者看到,《兰亭序》《五牛图》《仕女图》《隐形观音》等各种竹编画精彩绝伦。据高坪区文化馆负责人介绍,高坪的竹编画如今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
    高坪的竹编画目前已先后参加了西博会、广交会、上海世博会等,《五牛图》《九鱼图》《心经》等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国际大奖。在2010年的世博会上,参展的竹编工艺品受到海内外客商的青睐,当天签订订单超过百万元。《五牛图》获得“2011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金奖后,有多家企业与斑竹竹艺公司签订长期供销合同,最高一幅画售价超过4万元。
    万学创办了 “南充市万学竹编技能大师工作室”,她带领的竹编产品研发团队,开发出了各种竹制小手工艺品,推出了竹贴画、竹编灯笼、竹编瓷胎、竹编家具、竹编包装等6个系列26个种类的产品。研发的产品先后获得了国、省、市级各类奖牌数十个,并于2014年8月成功申报了《竹编字画生产方法》《竹片钩针》《竹编字画用的破丝排针》3个专利。
    尖端的竹编工艺,不仅为高坪竹业创造了品牌,给企业创造了财富,也为生产者带来了效益。现在,高坪区300多名学成的竹编师月收入人均超过2000元,最高的超过4000元。
    与此同时,高坪区紧紧围绕竹木、畜禽等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创办林业专业合作社。目前,已发展竹木产业专业合作社5个,入会会员1.5万多人。通过上接市场、下联农户、带动基地的“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形式,加快了林业产业化的经营步伐。
    从林上到林下,高坪竹资源走出了立体发展的路子。2017年,全区竹木产值实现3亿多元,依靠竹资源全区农民人均增收500元以上。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