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藏茶周公山
来源:四川经济日报 时间:2021-08-18

邓子强/文  张雅博/图

中国黑茶有四大家庭:云南普洱、四川藏茶、湖南茯砖和湖北青砖。四川藏茶在雅安,雅安藏茶在雨城,核心区域就在周公山。老川茶树群连片成园的地方,就在雅安市雨城区周公山本山茶园基地。

如果说蒙顶山给了世界一杯好绿茶,那么周公山就给了世界一杯好黑茶。雅安至今都流传着这样的民间佳话,“蒙顶出佳茗,蔡山做庄茶,两山皆名茶,绿黑冠川蜀。”蔡山便是周公山。

image.png

茶园云海

几片叶子横到我的眼前,仰头望山岩上伸展出来的这枝嫩芽绿叶,很像传说中那只小鸟衔着的几片叶子。那只小鸟是只美丽的小鸟,吐蕃王都松芒布杰从来没有见到过。小鸟停在王宫的窗台上,口衔树枝,枝上有几片叶子。叶子是几片美丽的叶子,青藏高原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叶子。都松芒布杰摘下一片叶子,嚼在嘴里,满口醇香,病也轻了许多。

几片叶子,美丽的小鸟,从500年前的藏文典籍《甲帕伊仓》中复活,来到我的眼前,与这密林深处的老茶树叠合。我一直在想,小鸟衔着的那几片叶子,是不是就采自眼前某一株茶树祖爷爷的祖爷爷呢?

古时的西藏并不产茶叶。都松芒布杰是松赞干布的曾孙,典籍记载他继位后寻茶医病的故事,演绎的是第一片茶叶传入西藏的浪漫奇遇。这个故事比“文成公主带茶进藏说”晚了近百年。而随着现代技术发展,有科学家研究表明,在距今1800年前的古象雄国时期,丝绸之路分支就已经穿越青藏高原,茶叶也随之进入了西藏。但我们往往更愿意从美丽的民间传说中去追寻茶叶入藏的痕迹,似乎这样更能从历史文化的深处嗅到那悠悠茶香,丝丝茶意,缕缕茶情。

眼前的这片茶树,密密地长满山坡,我张开双臂竟不能抱住其中任意一株茶丛。我的鲁莽闯入,惊飞了林中宁静生活着的小鸟。它们叽叽喳喳扑腾着,惊诧诧地窜出茶丛,掠过我们的头顶,飞进远处的树林,扭头审视着人类的肆意妄为。

年迈的茶农很是慈祥,说他爷爷的爷爷记事儿的时候,这些茶树就在这坡上杵着,这么粗实,这么繁茂。茶丛树干丛生,和着山坡的倾斜,一枝枝贴着岩石或者岩缝,向着阳光伸展。茶树树干高不过两三米,一米以上大多枝杈分散开来,枝杈上的老茶叶墨绿阔大,新茶芽嫩绿稀疏。

山野里的树,大都是无端地出现,顾自长大。茶树也不例外。茶园不远处插着一块木质牌子,造型古朴别致,木纹底色上刻着隶书白字——半野生老川茶树群。老川茶树上的苔藓湿润又青葱,它们受到这山野独特气候地滋养,从少年时代就被如此眷顾和庇护。

老川茶是四川本土的中小叶种茶树品种,俗称“窝子茶”,通过茶果种子繁殖,一窝一窝地种植,茶树整体形状呈圆形。曾经,在这片山坡上,随着棵棵茶果落地,一株株茶树诞生,一代代连绵繁衍,老川茶树就这般孤傲地恣意生长,世代传承。

image.png

周公山茶园一角

这面山坡地处周公山半山腰。周公山是座历史文化名山,《尚书·禹贡》记“蔡蒙旅平,和夷厎绩”,“蔡蒙”指蔡山和蒙顶山,这蔡山就是周公山。

相传诸葛亮征讨西南蛮夷,经过蔡山,夜宿山麓,因周公梦中授计才征战获胜,蔡山便由此更名为周公山。如今的周公山,山顶周公庙香火不断,古建筑鳞次栉比,山脚周公河如玉带萦绕,周公河特产“丙穴鱼”,又名“雅鱼”,唐代杜甫就曾赞不绝口,留下诗句“鱼知丙穴由来美,酒忆郫筒不用酤”,让人品玩至今。

周公山和蒙顶山并甲在青藏高原到川西平原的过渡地带,东边是和美安顺的成都平原,西边是神秘桀骜的青藏高原,东西边的海拔相差3000米,就构造了这特别的雅致地形地貌和风土风物。站在蒙顶山山顶向西远眺,眼前的周公山横亘苍茫群山之间,蜿蜒起伏,最远方隐约可见的,是青藏高原山峰上的终年积雪。

蒙顶山因“雨雾蒙沫”得名,古谓“西蜀漏天”,常年降雨量都在2000毫米以上。周公山则素有“顶雾有雨,雾散天晴”的气候征兆,谓之“雅安晴雨表”。但有趣的是,这里的雨虽然下得多,却不倾盆,也不暴烈,甚至极致到有了“雅雨”的称号,如云似雾,恍若轻纱,似有若无。

当自然条件这般得天独厚,在青藏高原东边的蒙顶山地域,一种改变世界饮品格局的植物——茶,便天造地设似的诞生了。西汉甘露年间,茶祖吴理真在蒙顶山手植了七株茶树,开启了世界人工种茶的历史先河。吴理真成为世界上有文字记载最早的种茶人,蒙顶山也成了开启世界茶文明的茶祖圣山。唐玄宗天宝元年,蒙顶山茶被确定为朝廷正贡之品,随后贡茶历史长达1170多年,历代均独占鳌头,被称为唐代“第一”,宋代“独珍”,明清“最上”。至今,吴理真首植茶园遗存犹在,蒙顶山茶依然保留着独特的工艺和品质风格。

如果说蒙顶山给了世界一杯好绿茶,那么,周公山就给了世界一杯好黑茶。雅安至今都流传着这样的民间佳话,“蒙顶出佳茗,蔡山做庄茶,两山皆名茶,绿黑冠川蜀。”

中国黑茶有四大家庭:云南普洱、四川藏茶、湖南茯砖和湖北青砖。四川藏茶在雅安,雅安藏茶在雨城,核心区域就在周公山。老川茶树群连片成园的地方就在雅安市雨城区周公山本山茶园基地。

image.png

周公山本山茶园

从中国藏茶村乘车出发,汽车在近乎60°坡度的盘山公路上盘旋爬行,来到雾雨笼罩的周公山半山腰,二道坪茶园呈现在我们面前,神秘而安静。

张荣容早已等候在基地入口。二道坪茶园是周公山茶业的本山茶园基地,张荣容是周公山茶业董事长。穿过周公山茶文化长廊,绕过农家竹林和庭院,一簇簇茶树绽放着人间四月的新绿,昔日曲折的生产便道,已经被红石板砌成规整的园中小径。红石板小径常年雨雾浸润形成的苔藓,已被主人用高压水枪清理干净。“雅雨”还在周公山优雅地飘着,戴着略显陈旧的斗笠的张荣容每走几步,都要回过头来提醒我们横着脚走,踩稳了走,小心着走。

我们着实在小心地走。路边,溪水跌跌撞撞欢腾而下,摔落到岩石上溅起冰凉的水雾。抬头,硕大的岩石像鲸张开的宽大上腭迎面而来,我们随时准备着弯腰低头弓身而过。环视,松树的墨绿,茶树的新绿,野草的翠绿,不知名字草木的浅绿,石径和岩石的绛红,若隐若显朦胧缭绕的雾气,浑然天成一幅秀美典雅的山水画卷。画卷背后,更让人惊讶的是,这里的海拔1000米,年平均气温14.2℃,年降雨量1860毫米,相对湿度75%,老茶树的优良性状和遗传,得到最稳定持久的承传与延续。

看着我们的惊讶,精明干练的张荣容更是快人快语,“挑剔的茶树在这里完全能够随遇而安。”好一个随遇而安。向整片山坡望去,与整齐排列的茶园不同,二道坪茶园显得有些乱,怪石嶙峋,乱石横生,圆弧形茶丛见缝插针似地簇拥着,一窝窝也难以连成线或行。顺着张荣容手指的方向,只见一株茶树就着岩石缝中一丁点的土壤,顽强地生长,挺拔而繁茂。

听说这株茶树的根茎已经深入地下一米多,我不禁诵读起身旁标牌上摘录的茶圣陆羽《茶经》中的句子:“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

“这不就是茶圣描述的上品吗?”张荣容的话匣子完全打开了。这个七○年代出生,大学毕业作过教师,又毅然辞职回到父亲身边跟着种茶制茶传承藏茶的女子,娓娓道来,话语间藏不住的自信和豪气弥漫开来,感染着每一个人。

我从老川茶树上折下一枝茶叶,细细盘数,一芽,三叶,五叶,恍惚间,这些茶叶穿越千年时空,沿着茶马古道川藏线,从人背到牦牛驮,攀山越岭,穿滩过河,在日晒雨淋中悄无声息地发酵,历经半年多艰辛跋涉,卸下茶包的时候,茶叶已经由绿变黑,结块成了中国茶叶史上最早的黑茶。

我听到了茶叶发酵的声音,牦牛在青藏高原高一脚低一脚地行进,茶包在吱吱呀呀地摇摆,在长途跋涉中经过日晒雨淋,茶叶受潮受热转化,品质特征从绿茶转化为黑茶。这是脱胎换骨的机会。多少年后,这些牦牛背上脱胎换骨的黑茶,成为吐蕃时代的“蕃茶”,宋代的“蜀茶”,元朝的“西蕃茶”,明朝的“乌茶”,后来被统称为“四川边茶”,供西藏、青海等边疆人们饮用的茶叶。

四川边茶的称谓一直在变,清朝乾隆年间,政府规定邛崃、名山、天全、荥经等五属地所产边茶为南路边茶,因到达这五属地均需出成都南门,故称“南路边茶”,今天又称作“藏茶”。2008年,“黑茶制作技艺·南路边茶(藏茶)制作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张荣容是“南路边茶(藏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

张荣容的祖辈一直经营着周公山的“做庄茶”,“做庄茶”是南路边茶的一种最重要的原料,相对“毛庄茶”,它增加了鲜茶叶杀青后的揉捻和渥堆等工序。周公山的做庄茶也称本山做庄茶,是雅安藏茶的上等原料。

张家的祖祖辈辈对本山茶采摘都立有严格标准,而张荣容要求更加严苛。采摘一芽四五叶以内的鲜叶原料经过杀青、渥堆、干燥等三十余道工序的反复“折腾”,最快也要半年时间,才能见到成品。由本山茶拼配而成的藏茶产品,其品质香高悠长,滋味醇厚,经久耐泡。

我们看到了不远处的“周公山茶业本山茶园基地”牌子。张荣容和周公山茶业的底气,就在这500多亩百年以上树龄的老川茶树上。这些老川茶树以前分散在农户手中,产量低经济价值有限,农户便纷纷改种为产量高的良种茶树,老川茶树数量日渐稀少。张荣容急在眼里,痛在心里。2014年,周公山茶业采取流转方式进行统一管理和保护,打造出集茶叶种植、茶园旅游于一体的本山茶基地。

藏茶发源于雅安,主产于雅安,因销藏区受到藏族人民的喜爱而被称为“雅安藏茶”,不仅是中国黑茶的典型代表,还有“黑茶鼻祖”之美誉。从雅安至康定,再到广袤藏区,茶马互市商贸线延续了一千多年。直到今天,“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仍然是藏族人民对雅安藏茶的执着坚守,稍有不同的是,雅安藏茶只供藏区人民饮用的现象已改变。它更远销到其它地方。

随着科技发展和创新传承,雅安藏茶从熬着喝到直接冲泡饮用,从传统品质不断提升,到品种改良多元发展,融合演进,从“边茶内饮”“藏茶汉饮”走向北上广深,到走出国门荣获“米兰国际金奖”……雅安藏茶正源源不断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谱写着一个个新的藏茶传奇。

有人说,在走路时,如果一片叶子落在你的头上,这片叶子就是苍天的信物,正给你传递幸运的音符。我没有向张荣容求证过。但我坚信,张荣容是最幸运的,她从学会走路就在茶园里,一定有许多片茶叶落到了她的头上。从小与茶相伴,从对茶的期盼,到创造属于自己的茶,在永不停息的脚步中寻找传统,寻找希望。从采茶到选茶,从渥堆到拼配,从打下手到拜师学艺,直到女承父业,直到周公山茶业发展成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从中国汉字结构看,茶,是人,站在草木之间。茶,是人类面对自然的态度,也是面对内心的态度。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因茶而生,以茶为伴。他们叫做茶人。张荣容和雅安藏茶的师傅们,一定是不折不扣的茶人,种茶人,采茶人,制茶人,饮茶人,他们的命运因为一种茶一丛茶一杯茶而连接在一起。茶在双手,茶在心间,茶在自然。

周公山本山茶园里,茶树新芽拔节的颤动,温暖着周公山的身体。归来的小鸟在茶丛间的鸣叫,呼唤着老茶树快快长出新枝。藏茶泡出的杯杯浓香,氤氲着又一个季节的农家丰收。周公山的每一场风里雨里雾里,茶树们都迎上前去,茶树记住了周公山的滋养,周公山记住了把茶叶孕成藏茶,藏茶跟着茶树的年轮和周公山一起生长。

在周公山,品一杯藏茶,茶藏自然,茶道自然。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