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秸秆管控平原地区如何“攥指成拳”?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18-01-18

    四川农村日报记者 刘佳
    进入冬季,空气质量成为社会关注热点。成都平原的大气治理是四川环保的“头号工程”,铁腕治霾,离不开对农作物秸秆的科学管控。目前,全省各地都在因地制宜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积极推进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等“五化”利用,从而促进秸秆变“废”为“宝”。
    地处成都平原腹地的广汉市,近年来不断夯实组织体系、产业体系和政策体系,通过打通秸秆“收、运、储、加、用”五大环节“攥指成拳”,构建起秸秆综合利用产业体系,其模式对于成都平原各市、县科学管控秸秆有一定启示和借鉴意义。
    现场探访
    原料化利用 秸秆成新型建材基料

  “哐哐哐……”1月10日,虽已时至隆冬,广汉市西高镇金光村国鑫秸秆回收专业合作社里仍一片忙碌。工人们忙着将一捆捆秸秆放进一台粉碎机,随着电机轰鸣声起,秸秆被碾碎成直径约0.2厘米的细末,随后被装进袋里,运往3公里外的新平镇。
    去年8月,四川结强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入驻广汉市新平镇联合村五组,公司负责人弋小兵涉足建材行业已有20多年,他将公司从成都三圣乡搬到广汉,正是看中了广汉作为秸秆产地的 “先天优势”。
    “传统砂浆的保湿度和粘连度是个问题,但我们以秸秆为主要原料,制出的新型砂浆就大不一样了。”弋小兵告诉记者,通过多年研发,他们将粉碎后的秸秆与其他材料混合搅拌,制出的砂浆质地轻薄,可以有效预防空鼓,这不仅是一种技术专利,并且能有效消纳秸秆。如今,他们把工厂建在广汉,按照不同规格从当地收购秸秆,成本价一般为780元/吨和680元/吨,相较于从外地调运秸秆每吨要便宜上百元。
    正是瞅准了这一商机,国鑫秸秆回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兴国去年下半年特意花费近2万元购置了新的粉碎机,新机器打出的秸秆更加细碎,可以卖出780元/吨的好价钱。“从10月工厂投产至今,我们已经消耗了数百吨秸秆,其中仅国鑫就提供了60多吨。”弋小兵保守估计了一下,他们公司一年至少可以消耗3000吨秸秆。
    除了国鑫秸秆回收专业合作社,给弋小兵供货的还有位于广汉市金鱼镇青岗村的全成秸秆回收专业合作社。
    “2017年,我们大概销售了7000吨秸秆。”该合作社理事长苟在全说,合作社占地22亩,配备了打捆机、抓草机、粉碎机、拖拉机、叉车等各式机械,最大秸秆收储量可达2.5万吨。合作社所收的秸秆经过粉碎等初加工后,通常被运往大邑、西充、重庆等地,其中超过50%用作食用菌基料,10%左右用作饲料。
    作为广汉市13个秸秆收储点之一,全成秸秆回收专业合作社的秸秆收集半径为5公里左右,覆盖了金鱼镇、和兴镇、北外乡等6个乡镇,近5万亩耕地。每逢大小春收获季,当地农户将一车车秸秆运至合作社,合作社再根据秸秆的干湿情况和运程长短,以350元-400元/吨进行收购。目前,仅全成秸秆回收专业合作社一家,便带动了周边数千农户参与秸秆收集。

3.jpg

资料图片

    模式剖析
    收运储加用 串起综合利用产业链

  纵观全省,成都平原由于地势平缓,便于农业机械下地,秸秆综合利用水平较高。而地处平原核心地带的广汉市,近年来在秸秆综合利用体系建设方面成效尤为显著。拥有耕地面积42万亩,年可收集秸秆20万吨。在2012年前,广汉同样存在着秸秆焚烧之困,但到了2017年,该市的秸秆综合利用率和禁烧率已基本实现百分之百。
    如何堵住秸秆焚烧“第一把火”?广汉市成立了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实行“领导包乡镇,部门包村组”的责任制,通过强化督查严防秸秆焚烧。那么,20万吨的秸秆如何安放?
    “全市80%的可收集秸秆采用了就地粉碎还田,剩下的20%则通过基料化、燃料化、饲料化、原料化实现利用。”在广汉市农能办主任徐刚看来,转变得益于体系建设。广汉市自2014年来,锁定秸秆的 “收、运、储、加、用”五个环节,构建了“政府主动引导、市场积极参与”的综合利用产业体系。当地秸秆综合利用具体流程为:农户、专合社等在田间将油菜、小麦、水稻的秸秆进行收集打捆,运输至指定的秸秆收储点,由收储点进行初加工,随后再将秸秆运输至相关企业进行“五化”综合利用,从而有效实现秸秆变 “堵”为“疏”。
    而要构建这样一个产业体系,自然离不开相关政策。近年来,广汉市财政每年投入近千万元用于秸秆综合利用,推行的财政补贴包括:对秸秆机械予以财政累加补贴,收集运输补贴,还田补贴,各类专项补贴等。
    为了更加畅通秸秆的收集、运输、储存环节,广汉市对购买秸秆粉碎还田机、打捆机的农户予以财政定额累加补贴。“这样能很大程度调动种粮大户、专合社等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奖补政策一经推出,不到一年时间,我们当地仅秸秆打捆机的数量就从几十台增加到一百多台。”徐刚告诉记者,广汉市目前有各类打捆机300多台,其中方型打捆机将近100台。“方型打捆机平均一天能捡拾秸秆80亩至100亩,工作效率是过去圆型打捆机的3倍左右,其售价较高,但有了补贴,很多专合社也愿意购置这类机械,提高秸秆捡拾效率。”徐刚介绍。
    同时,广汉市对当地定点秸秆收储点予以财政补贴。2017年,当地的秸秆收集运输补贴标准为水稻、小麦秸秆60元/吨,油菜秸秆160元/吨。为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秸秆收集利用,广汉市还根据收储点的占地和建设秸秆储存库棚和收储秸秆量予以相应补贴。为了鼓励企业对秸秆进行加工和利用,广汉市在财政补贴的同时,还予以税收扶持。
    通过建立组织体系、产业体系和政策体系,广汉市构建起了秸秆综合利用的三大体系。去年大小春收获期间,广汉市17个秸秆收集专合社、24个农机、种粮专合社全程参与秸秆收集;13个秸秆收储点已建成面积5万平方米,秸秆收储容量达5万吨/年。
    问题和探索
    收运成本高 扶持社会资本来参与

  而今,秸秆综合利用在广汉成为了政府引导的市场化行为,对于参与其中的种植大户和专合社而言,利润和成本成为他们最为关心的问题。
    “目前来看,我们的利润空间还非常狭窄,成本占据了90%以上。”苟在全给记者算了笔账,秸秆的田间收集和运输成本约为150元/吨,油费为30元/吨,初加工的电费和人工又是一笔费用;另外,处理后的秸秆要运往加工企业,尤其是一些外地的加工企业,这自然又会叠高成本。“所以,算下来我们收集利用一吨秸秆利润也就二三十元。”苟在全说,由于秸秆回收利润空间有限,所以管理更加重要,否则收到水分超过20%的秸秆就意味着亏本。
    利用化成本高确实是一个现实问题。省农业厅开展的秸秆直接还田成本调研显示,包括物资、油料、机械作业等费用在内,秸秆每亩直接还田成本达到50-100元。如果开展离田利用,每亩成本达到150元左右。“成本在这里摆着,这就需要相关的政策扶持来调动社会资本参与其中的积极性。”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我们每年都会根据具体情况,不断优化秸秆综合利用的奖补政策。”广汉市农业局副局长向思贵向记者坦言,“三大体系”建设相互依存,才能推动广汉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开展。而今,从当地具体情况来看,除了不断夯实扶持政策,还需要在秸秆的加工和利用环节下功夫。
    “全市目前秸秆收储加工企业只有5家,多数的秸秆仍需要运到外地。”向思贵告诉记者,通过调研他们发现外运秸秆的平均成本约为200元/吨,这对于专合社而言,是一笔不小的负担。所以下一步,广汉市还将努力引进更多的秸秆加工企业入驻当地。“我们引进的标准就是环评过关,高效率、低能耗的企业。”向思贵说。
    记者手记
    就地还田 离地利用“两本账”都得算

    采访秸秆综合利用,记者方知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体系,涉及到秸秆的收集、运输、加工等各个环节。
    目前,全省各地以成都平原秸秆的综合利用率最高。但值得注意的是,各地在处理秸秆时,大都通过肥料化方式,就地粉碎还田利用。但有研究显示,由于目前耕地复种率高,秸秆还田也有一定局限性,因此需要重点考虑秸秆离地使用问题,那么农业领域秸秆饲料化、基料化和燃料化利用的技术创新就显得尤其重要。
    另外,要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政府须要唱好“主角”,各地应建立以秸秆综合利用率、秸秆火点降低比例和专业合作组织培育数量为重点考核指标的试点推进机制。在引导社会主体参与秸秆利用时,对实施主体进行严格甄选,摒弃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参与其中。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